【词语】 通儒
【全拼】 tōnɡ rú
【释义】
  • 指通晓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

    《尉缭子·治本》:“野物不为牺牲,杂学不为通儒。”《后汉书·贾逵传》:“逵所著经传义詁及论难百餘万言,又作诗、颂、书、连珠、酒令凡九篇,学者宗之,后世称为通儒。”宋苏轼《答试馆职人启》:“职在翰苑,当发策而莫辞,识匪通儒,惧品藻之不称。”刘师培《论近世文学之变迁》:“及乾嘉之际,通儒辈出。”

  • 【例句】 1、硕学
    2、 文章过对王阳明创良知说的背景和良知说所及的本体论和工夫论的阐述,表明阳明的良知说是阳明以为主、三教的产物。
    【相关词】  乌兰布通之战 《七十七封阵亡通知书》 《中国通史》 《中德通商条约》 《周恩来邓颖超通信选集》 《哲学通信》 《小灵通漫游未来》 《普通 《普通一兵》 《沟通的艺术》 《资治通鉴》 《通志·氏族略》 一窍不通 一窍通百窍通 一脉相通 一通 一通儿 一通百通 一通连 七彩卡通老夫子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