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通借
【全拼】 tōnɡ jiè
【释义】
  • 互相借用。

    《三国志·蜀志·许慈传》:“书籍有无,不相通借。”宋叶适《上宁宗皇帝札子二》:“向者团簇大军钱数多,总司所取不尽,可以通借。”

  • 犹通假。

    章炳麟《文学说例》:“若《释詁》所陈,三十餘言,总持一义,虽多同声通借,而本字亦不少矣。”参见“通假”。

  • 【例句】 1、是的,在深藏的静谧中他对我一往情深(如是想)难道我就不应该着永不动摇的深情遥心声吗?
    2、 原来是路路!正是他,在浓密的烟雾中偷偷地爬上了火葬坛!正是他,着依然漆黑的夜色把年轻的女人从死亡里救了出来!
    3、 她大大发挥了一:“我说口,指的是可以此不搞应急的计划,来制造一种又好又便宜的发动机——蒸汽的也好,电力的也好,两者兼备的也好。我们不就是这样登上月球的吗?”
    4、 而当时中国的皇帝乾隆告诉他“(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不外夷货物以有无。
    【相关词】  乌兰布通之战 《七十七封阵亡通知书》 《中国通史》 《中德通商条约》 《周恩来邓颖超通信选集》 《哲学通信》 《小灵通漫游未来》 《普通 《普通一兵》 《沟通的艺术》 《资治通鉴》 《通志·氏族略》 一窍不通 一窍通百窍通 一脉相通 一通 一通儿 一通百通 一通连 七彩卡通老夫子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