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称父或尊称他人之父。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五日一朝太公,如家人父子礼。”《后汉书·袁谭传》:“然孤与太公,志同愿等。”李贤注:“言太公者尊之,谓绍也。”《儒林外史》第十六回:“他父亲匡太公在房里已听见儿子回来了。”
称祖父。
清以来亦称曾祖为太公。《后汉书·李燮传》:“李氏灭矣!自太公已来,积德累仁,何以遇此。”李贤注:“太公谓祖父郃也。”
对老者的尊称。
清赵翼《陔馀丛考·太公》:“今人既呼祖曰公,则呼曾祖为太公。”
即太公望吕尚。
明高明《琵琶记·蔡公逼试》:“来的却是张太公呵!”《水浒传》第三七回:“你且在这里少待,等我入去报知庄主太公。”
复姓。
春秋有太公任。见《庄子·山木》。《国语·鲁语上》:“夫齐弃太公之法而观民於社。”韦昭注:“太公,齐始祖太公望也。”《韩非子·喻老》:“文王举太公於渭滨者,贵之也。”汉东方朔《答客难》:“太公体行仁义。”清孔尚任《桃花扇·迎驾》:“金鰲上钩,金鰲上钩,好似太公一钓,享国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