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节操。
《左传·成公十五年》:“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逸周书·谥法》:“清白守节曰贞。”《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周亚夫﹞足己而不学,守节不逊,终以穷困。悲夫!”唐韩愈《论孔戣致仕状》:“戣为人守节清苦,议论平正。”宋吴坰《五总志》:“守节固穷匪易事,铁中谁许鬭錚錚。”
特指妇女谨守礼节,能尽妇道。
《韩诗外传》卷一:“夫《行露》之人许嫁矣,然而未往也。见一物不具,一礼不备,守节贞理,守死不往,君子以为得妇道之宜。”《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旧唐书·列女传·楚王灵龟妃上官氏》:“丈夫以义烈标名,妇人以守节为行。”
旧指寡妇不再嫁。
《汉书·五行志上》:“董仲舒以为伯姬如宋五年,宋恭公卒,伯姬幽居守节三十餘年,又忧伤国家之患祸,积阴生阳,故火生灾也。”宋欧阳修《泷冈阡表》:“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於衣食。”《红楼梦》第四九回:“贾母、王夫人等因素喜李紈贤惠,且年轻守节,令人敬服。”阮章竞《漳河水》诗:“有意守节心难下,俺娘劝我另改嫁。”
【守志】释义:
坚守自己的志向。
《左传·昭公十三年》:“我先君文公,孤季姬之子也,有宠於献。好学而不贰……亡十九年,守志弥篤。”《后汉书·逸民传·王霸》:“王霸字儒仲,太原广武人也,少有清节。及王莽篡位,弃冠带,絶交宦……隐居守志,茅屋蓬户。”唐张九龄《上封事书》:“上善则守志而后时,中人则躁求而易操。”明高启《咏隐逸·梁鸿》:“伯鸞古贤人,乃在杵臼间,夫妇共守志,逃名入深山。”
谓女子不改嫁。
《敦煌曲子词·凤归云遍》:“徒劳公子肝肠断,谩生心,妾身如松柏。守志强过曾女坚贞。”元王实甫《破窑记》第二折:“小姐,你守志者。我得了官时,便回来也。”《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若鲁家贫不能聘,孩儿情愿守志终身,决不改适。”清恽敬《姜太孺人墓志铭》:“二十九而寡,贫甚,日不得一食,卒守志不易,抚孤以讫於成人。”
【再醮】释义:
再次斟酒。古代行冠礼时的一种仪式。
《仪礼·士冠礼》:“加皮弁如初仪,再醮摄酒,其他皆如初。”
古代行婚礼时,父母给子女酌酒的仪式称“醮”。因称男子再娶或女子再嫁为“再醮”。
元、明以后专指妇女再嫁。《孔子家语·本命》:“﹝女子﹞夫死从子,言无再醮之端。”王肃注:“始嫁言醮礼,无再醮之端,言不改事人也。”《北齐书·羊烈传》:“一门女不再醮。”宋楼钥《骆观国墓志铭》:“鰥居二十餘年,不復再醮。”《明史·徐文华传》:“中人之家不取再醮之妇。”
【变节】释义:
改变志节;失节。
《楚辞·九章·思美人》:“欲变节以从俗兮,媿易行而屈志。”王逸注:“念改忠直,随谗佞也。”《隋书·裴矩传》:“于时皇纲不振,人皆变节,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内史侍郎虞世基等用事,文武多以贿闻。”叶紫《山村一夜》:“我不相信这样的一个好的人,会忽然变节!”
特指女子失去贞操。
清李渔《蜃中楼·回宫》:“原来妹子不知我的心事,只説我果然变节,改嫁涇河。”叶紫《星》第三章六:“好像那老婆的变节的身子与剪发的头颅,就停在他的前面般的。”
谓改变旧习,折节向善。
《汉书·眭弘传》:“﹝弘﹞少时好侠,鬭鷄走马,长乃变节,从嬴公受《春秋》。”《北齐书·崔肇师传》:“肇师少时疏放,长遂变节,更成谨厚。”唐高仲武《中兴间气集·苏涣》:“后自知非,变节从学,乡赋擢第,累迁至御史。”
转换时节。
南朝梁简文帝《梅花赋》:“寒圭变节,冬灰徙筩,并皆枯悴,色落摇风。”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序》:“五行迭终,四时更废,君臣取象,变节相移。”明高启《燕歌行》:“清商变节朱火违,严霜涂庭卉木腓。”
【失节】释义:
丧失节操。
《左传·成公十五年》:“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南齐书·褚贲传》:“世以为賁恨渊失节於宋室,故不復仕。”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下:“惟睢水之遗忠,始焉有愧;比李陵之失节,终则为多。”老舍《四世同堂》五:“你们是迎着炮弹往前走,我们是等着锁镣加到身上而不能失节。”
旧指女子失去贞操。
宋程颐《伊川先生语》八下:“又问:‘或有孤孀贫穷无託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説。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寧为短命全贞鬼,不作偷生失节人。”清李渔《巧团圆·词源》:“防失节的果得全贞,曹小姐才堪免辱。”
违背礼节。
《史记·秦始皇本纪》:“闕廷之礼,吾未尝敢不从宾赞也;廊庙之位,吾未尝敢失节也。”
失去控制;失于调节。
《吕氏春秋·知分》:“晏子援绥而乘,其僕将驰,晏子抚其僕之手曰:‘安之,毋失节,疾不必生,徐不必死。’”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作豉法》:“若热汤人手者,即为失节伤热矣。”
不成节奏。
《旧唐书·段秀实传》:“﹝秀实﹞乃召鼓人,阳怒失节,且戒之曰:‘每更筹尽,必来报。’”明叶盛《水东日记·王忠毅打得胜鼓》:“王忠毅公为京尹时,公退即坐后堂,召皷手打得胜皷以为乐,皷失节者有罚。”
不合节令。
《汉书·刘向传》:“霜降失节,不以其时。”《宋书·五行志四》:“此月雷电者,阳不闭藏也。既发泄而明日便大雪,皆失节之异也。”明刘基《春秋明经·三月癸酉大雨震电庚辰大雨雪》:“《春秋》纪阴阳之失节,所以示人君不可忽天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