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区。
宋欧阳修《投时相书》:“某不佞,疲软不能强筋骨,与工人、田夫坐市区,服畎亩,为力役之劳。”明宋濂《凝道记·秋风枢》:“晋人有好利者,入市区焉,遇物即攫之。”清刘大櫆《漱润楼记》:“桐城县治之东百二十里,曰双溪镇,其地皆市区,商贾米盐之所凑集。”
城市中人口及房屋建筑比较集中的地区。与“郊区”对言。
【郊外】释义:
指距都邑百里之外的地方。
《墨子·尚贤上》:“逮至远鄙郊外之臣,门庭庶子,国中之众,四鄙之萌人闻之,皆竞为义。”孙诒让间诂:“《周礼·载师》,杜子春注云:‘五十里为近郊。百里为远郊。’又引《司马法》云:‘王国百里为郊。’”
泛指城外。
唐刘禹锡《晚步扬子游南塘望沙尾》诗:“郊外緑杨阴,江中沙屿明。”《水浒传》第十一回:“﹝王伦﹞动问柴大官人近日无恙,林冲答道:‘每日只在郊外猎较乐情。’”曹禺等《胆剑篇》第一幕:“在越国会稽郊外,乌云盖野,一线阳光,照着江里停舶的吴国战舰船只。”
【郊野】释义:
周代距王城百里谓之郊,三百里谓之野。统称“郊野”。
《周礼·秋官·蜡氏》:“凡国之大祭祀,令州里除不蠲,禁刑者、任人及凶服者。以及郊野,大师、大宾客亦如之。”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二一:“郊野……郑众曰:‘《司马法》云:王国百里为郊,二百里为州,三百里为野。’”
泛指城邑之外的地方。
汉王符《潜夫论·潜叹》:“及欢爱、苟媚、佞説、巧辨之惑君也,犹炫燿君目,变夺君心,便以好为丑,以鹿为马;而况於郊野之贤、闕外之士,未尝得见者乎?”唐韩愈《举马摠自代状》:“市井之间,盗贼未断;郊野之外,疲瘵尚多。”清孙枝蔚《秋邨》诗:“残暑清郊野,农妇共安寧。”王汶石《大木匠》:“整整三十多天,哪里也没去过。郊野,在他的眼前,已经换了另一种装束。”
《周礼》指乡遂大夫与公邑大夫的并称。
《周礼·夏官·大司马》:“乡遂载物,郊野载旐。”郑玄注:“郊谓乡遂之州长县正以下也;野谓公邑大夫。”贾公彦疏:“‘乡遂之州长县正以下也’者,郊内有六乡,州长已下;郊外有六遂,县正已下,故知言郊有此二等人也。云‘野谓公邑大夫’者……公邑皆有大夫治之。故《司马法》云:‘二百里如州长,四百里五百里如县正。’是公邑大夫也。”
【野外】释义:
郊外;人烟稀少的地方。
《周礼·秋官·蛮隶》:“其在王宫者,执其国之兵以守王宫;在野外则守禁厉。”汉刘向《说苑·修文》:“出乎邑门,至野外。”唐杜甫《有客》诗:“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鲁迅《野草·失掉的好地狱》:“我梦见自己躺在床上,在荒寒的野外,在地狱的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