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约;不守信用。
《国语·晋语四》:“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后汉书·南匈奴传》:“﹝元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於失信,遂与匈奴。”宋文天祥《<指南录>自序》:“二十日至高亭山,詰虏帅前后失信,虏帅辞屈。”闻捷《海燕》:“我对参谋长从不失信。参谋长对人更守信用。”
【食言】释义:
言已出而又吞没之。谓言而无信。
《书·汤誓》:“尔无不信,朕不食言。”孔传:“食尽其言,伪不实。”宋苏轼《与曾子宣书》之七:“《塔记》非敢慢……实未有餘力,乞限一月,所敢食言者有如河,愿公一笑而恕之。”明高明《琵琶记·南浦嘱别》:“孩儿,既蒙张太公金诺,必不食言;你可放心早去。”陈学昭《工作着是美丽的》上卷十四:“陆晓平没有食言。他去看珊裳,常常去看,天天去看。”
【守信】释义:
保持诚信;遵守信约。
汉刘歆《遂初赋》:“求位得位,固其常兮;守信保己,比老彭兮。”三国魏曹操《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篤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清宣鼎《夜雨秋灯录》卷四:“妾守信,君等毋吝财也。”柯灵《岛》:“岛上瘦小的老邮工准时来到,向船上接送邮件;不管阴晴风雨,就象潮涨潮落一样守信。”
【诚信】释义:
真诚;真诚之心。
《礼记·祭统》:“是故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北齐书·尧雄传》:“雄虽武将,而性质宽厚,治民颇有诚信。”《新唐书·曹华传》:“华虽出戎伍,而动必由礼,爱重士大夫,不以贵倨人,至厮竖必待以诚信,人以为难。”宋叶适《太府少卿李公墓志铭》:“故参知政事吴兴李公,以诚信质直事孝宗。”郭沫若《苏联纪行·六月三十日》:“一位大领袖倒不在乎每宴一次客,一定要来一套大演说的。诚信已孚,思想已移诸实践,不说话比说话还要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