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失望
【全拼】 shīwàng
【释义】
  • 丧失希望;不遂所望。

    《孟子·尽心上》:“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赵岐注:“思利民之道,故民不失其望也。”《史记·高祖本纪》:“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清王士禛《居易录谈》卷中:“秋成失望,则粒食维艰。”曹禺《雷雨》第一幕:“她的眼光时常充满了一个年轻的妇人失望后的痛苦与怨望。”

  • 因希望未实现而不愉快。

    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四》:“宠望上至,当迎问握手,特异於众也。今诚失望。”《旧唐书·文苑传下·吴通玄》:“通玄自以久次当拜中书舍人,而反除諫议,殊失望。”王西彦《鱼鬼》:“过度的奢望,却往往只能换来空漠的失望。”

  • 犹言没预料到。

    唐李商隐《哭刘司户》诗之一:“离居星岁易,失望死生分。”

  • 犹言没见过。

    《警世通言·皂角林大王假形》:“﹝知县﹞夜住晓行,不则一日,来到东京。归去那对门茶坊里,叫点茶婆婆:‘认得我?’婆婆道:‘官人失望。’赵再理道:‘我便是对门赵知县。’”

  • 【例句】 1、他脸上浮现出一种失望的神情。
    2、 他尽管很失望, 还是强颜为笑.
    3、 别担心。我决不会让你失望的。
    4、 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失望
    【近义词】 1. 失望 - 无望

    【无望】释义:

  • 没有指望;没有希望。

    《诗·陈风·宛丘》:“洵有情兮,而无望兮。”《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呜呼!为无望也夫,其死於此乎!”清费经虞《乞休》诗:“黄冠返故今无望,添箇人间小雪菴。”沙汀《淘金记》三:“升学,当然更艰难了。是无望的和不可能的。”

  • 不希望;不期望。

    《史记·春申君列传》:“世有无望之福,又有无望之祸。”张守节正义:“无望,谓不望而忽至也。”宋洪迈《容斋续笔·无望之祸》:“自古无望之祸玉石俱焚者,释氏谓之劫数,然固自有幸不幸者。”

  • 指不举行山川之祭。望,指望祭。

    《左传·僖公三十一年》:“望,郊之细也。不郊亦无望,可也。”

  • 无怨望。

    《东观汉记·李忠传》:“上问诸将破贼所得物,惟忠独无所掠。上曰:‘我欲赐之,诸君得无望乎!’”

  • 无界限。

    《吕氏春秋·下贤》:“神覆宇宙而无望。”高诱注:“无望,无界畔也。”

  • 2. 失望 - 沮丧

    【沮丧】释义:

  • 灰心失望;伤心失意。

    南朝宋颜延之《庭诰》:“岂识向之夸慢,祇足以成今之沮丧邪?”《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八》:“是时,李嗣源已入於汴,帝闻诸军离散,精神沮丧,至万胜镇即命旋师。”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仙人岛》:“王初以才名自詡,目中实无千古;至此,神气沮丧,徒有汗淫。”茅盾《子夜》十七:“孙吉人这话刚出口,王和甫就很沮丧地摇头,吴荪甫摸着下巴叹气。”

  • 形容震惊失色。

    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 3. 失望 - 绝望

    【绝望】释义:

  • 断绝希望。

    《左传·襄公十四年》:“若困民之主,匱神乏祀,百姓絶望,社稷无主,将安用之?”《史记·孝文本纪》:“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桀并起,人人自以为得之者以万数,然卒践天子之位者,刘氏也,天下絶望,一矣。”唐元稹《莺莺传》:“﹝崔鶯鶯﹞言毕,翻然而逝,张自失者久之。復踰而出,於是絶望。”闻一多《死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 极目远望。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昔有思妇,夫官於蜀,屡愆秋期,登此山絶望,忧感而死。”唐王勃《上九成宫颂表》:“攀紫墀而絶望,叫丹闕而累息。”

  • 【反义词】 1.失望 - 如愿

    【如愿】释义:

  • 传说中彭泽湖神的女婢名。

    晋干宝《搜神记》卷四载:庐陵欧明为彭泽湖神青洪君所邀,:“明既见青洪君,乃求如愿。使逐明去。如愿者,青洪君婢也。明将归,所愿輒得,数年,大富。”宋黄庭坚《宫亭湖》诗:“灵君如愿儻可乞,收此桑榆老故丘。”

  • 符合愿望;达到愿望。

    宋范成大《次韵子文雨后思归》:“万事安能尽如愿,且来相伴压糟牀。”《说唐》第二回:“若我如愿,必杀此老贼,方消我恨。”鲁迅《书信集·致黎烈文》:“此后也想保持此种油腔滑调,但能否如愿,却未详也。”


  • 2.失望 - 希望

    【希望】释义:

  • 仰望;瞻望。

    《周髀算经》卷下:“立八尺表,以绳繫表颠,希望北极中大星。”

  • 谓揣测别人的意图而加以迎合。

    《后汉书·李固传》:“初,顺帝时所除官,多不以次,及固在事,奏免百餘人。此等既怨,又希望冀旨,遂共作飞章虚诬固罪。”《续资治通鉴·宋仁宗至和元年》:“洙常希望上旨,以意裁定。”

  • 盼着出现某种情况或达到某种目的。

    《后汉书·班固传》:“﹝匈奴﹞徒以畏汉威灵,逼惮南虏,故希望报命,以安其离叛。”唐韩愈《后廿九日复上书》:“其所求进见之士,虽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於百执事,岂尽出其下哉!”毛泽东《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题辞》:“希望有更多的好作品出世。”

  • 欲望。

    《宋书·殷孝祖传》:“国乱朝危,宜立长主……而羣小相煽,构造无端,贪利幼弱,竞怀希望。”《百喻经·贫儿欲与富者等财物喻》:“心有希望,常怀不足。”宋朱熹《庚子应诏封事》:“债负既足,则又生希望,愈肆诛求。”

  • 指美好的愿望或理想。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随感录》:“波兰,印度,文籍较多,中国人说起他的也最多;我也留心最早,却很替他们抱着希望。”巴金《死去的太阳》十四:“他那时候充满着希望,怀着无限的热诚。”

  • 指愿望或理想所寄托的对象。

    鲁迅《南腔北调集·答杨邨人先生公开信的公开信》:“它还年青,它还存在,希望正在将来。”邓小平《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作展览会题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科学的希望。”


  • 3.失望 - 满意

    【满意】释义:

  • 决意,一心一意。

    《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逐於齐而復反。谭拾子迎之於境,谓孟尝君曰:‘君得无有所怨於齐士大夫?’孟尝君曰:‘有。’‘君满意杀之乎?’孟尝君曰:‘然。’”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一折:“都则为这老的他有泼天也似家私,寸男尺女皆无,所以上与他家做女壻,我满意的则是图他这家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我这回进京,满意要见焦侍郎,代小儿求一封信,谋一个馆地。”

  • 意愿得到满足。

    汉王充《论衡·佚文》:“奏记长吏,文成可观,读之满意,百不能一。”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元祐初,司马公薨,东坡欲主丧,遂为伊川所先,东坡不满意。”元刘因《鹊桥仙·喜雨》词:“野人得饱更无求,满意看,一犂春雨。”萧红《小城三月》:“翠姨梳头梳得是很慢的,必定梳得一丝不乱;擦粉也要擦了洗掉,洗掉再擦,一直擦到认为满意为止。”

  • 满以为;原先料想。

    宋范成大《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诗:“临分满意説离愁,草草无言衹泪流。”清黄景仁《中秋夜雨》诗:“今宵满意觴蟾盘,西北浮云早蓬勃。”

  • 犹充盈。


  • 4.失望 - 称心

    【称心】释义:

  • 遂心适意。

    晋陶潜《时运》诗之二:“人亦有言,称心易足。”唐拾得《诗》之四:“目下虽称心,罪簿先注定。”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四折:“艾!你箇辜恩负德王学士,今日也有称心时。”清曹寅《读洪昉思稗畦行卷感赠》诗:“称心岁月荒唐过,垂老文章恐惧成。”


  • 5.失望 - 称愿

    【称愿】释义:

  • 称许羡慕。

    《礼记·祭义》:“君子之所谓孝也者,国人称愿然曰:‘幸哉,有子如此!’所谓孝也已。”孔颖达疏:“一国之人,称扬羡愿。”

  • 中意;符合心愿。

    《金瓶梅词话》第五九回:“称愿了别人,撇的我无有个下梢。”《红楼梦》第二五回:“只有赵姨娘外面假作忧愁,心中称愿。”


  • 【相关词】 “失匕箸 “失节”  失聪 《人类消失以后》 《人间失格》 《失乐园》 《失落的一角》 《失落的帝国》 《必要的丧失》 《治疗失眠》 《阳光失了玻璃窗》 一举两失 一失足千古恨 一失足成千古恨 万不失一 万无一失 三失 上失其道 不失 不失为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