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失色
【全拼】 shīsè
【释义】
  • 容貌不庄重。

    《礼记·表记》:“君子不失足於人,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郑玄注:“失,谓失其容止之节也。《玉藻》曰:‘足容重,色容庄,口容止。’”明刘元卿《贤奕编·间钞上》:“宴或以家姬作乐,谈笑竟日,未尝一目之,常以拇指搯中指自持,翊旦眎其指,甲痕犹在,盖恐失色於人也。”

  • 因羞愧、吃惊或发怒而改变神色。

    《庄子·天地》:“子贡卑陬失色,頊頊然不自得,行三十里而后愈。”成玄英疏:“卑陬,惭怍之貌。頊頊,自失之貌。既被詆訶,颜色自失,行三十里方得復常。”《汉书·霍光传》:“羣臣皆惊鄂失色,莫敢发言,但唯唯而已。”《明史·毛忠传》:“贼来益众,军中皆失色。”曹禺《雷雨》第一幕:“周萍(更惊恐):‘爸,没有的事,没有。’周朴园:‘一个人敢作就要敢当。’周萍(失色):‘爸!’”

  • 泛指改变颜色。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紫草》:“其棚下,勿使驴马粪及人溺,又忌烟,皆令草失色。”曹禺《北京人》第一幕:“病久了,她进门有些颤抖,嘴唇惨白失色,头发微乱。”

  • 犹言丢脸。

    《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带累佛面无光,山门失色。”

  • 指不顾脸面。

  • 【例句】 1、文明人的成就虽然卓越伟大,却远远不能使人类在野蛮阶段所完成的事业失色
    2、 谢尔顿看到炎热的确在煎熬着她,就象酷暑的天气把一棵冰凉新鲜的北方植物炙得暗然失色
    3、 他有点面孔失色和不安。
    4、 大学里卵石闪光,钻石失色
    【近义词】 1. 失色 - 减色

    【减色】释义:

  • 亦作“减色”。减少光彩或色彩。

    清梅曾亮《臣事论》:“人有仕官十年而不迁调者,则乡里笑之,而亲友为之减色。”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清艳的夜景也为之减色。”秦牧《艺海拾贝·掌握语言艺术,搞好文学创作》:“只重视思想、内容,而不注意表现手段、艺术形式,也必然要使作品难产、畸形,或者减色。”

  • 差,逊色。

    郭澄清《大刀记》第九章:“说起对志勇的关心来,二愣并不比他老娘减色。”

  • 2. 失色 - 逊色

    【逊色】释义:

  • 不及之处。

    梁启超《敬告我国民》:“及其文明程度,往往视祖国犹有逊色焉。”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十》:“比起希腊的伊索、俄国的梭罗古勃的寓言来,这是毫无逊色的。”叶君健《火花》十四:“看来洋老板的精明,和土财主相比,丝毫也没有逊色。”

  • 差劲。

    洪深《<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引言五》:“这类的剧场在一般的人力物力方面既较逊色,而在时间方面又受有甚大限制。”秦牧《知识之网》:“如果作家缺乏很广泛的知识,在再现生活上就要大为逊色了。”

  • 【相关词】 “失匕箸 “失节”  失聪 《人类消失以后》 《人间失格》 《失乐园》 《失落的一角》 《失落的帝国》 《必要的丧失》 《治疗失眠》 《阳光失了玻璃窗》 一举两失 一失足千古恨 一失足成千古恨 万不失一 万无一失 三失 上失其道 不失 不失为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