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失策
【全拼】 shīcè
【释义】
  • 亦作“失筴”。策略上有错误;谋划不当。

    《管子·山权数》:“故君无失时,无失筴,万物兴丰,无失利。”《后汉书·胡广传》:“国有大政,必议之於前训,諮之於故老,是以虑无失策,举无过事。”清杜濬《淮阴送别徐松之》诗:“可笑淹留余失策,翻疑君去太怱怱。”沙汀《淘金记》二四:“寡妇强制自己笑了,因为她已经很快反省到了她的失策。”

  • 【例句】 1、有一天,我把这个世外桃源告诉了希特勒,这真是大为失策的憾事之一。
    2、 这样做非常失策
    3、 这就是宪法上失策的地方。
    4、 新经理由于失策使公司损失了大部分利润。
    【近义词】 1. 失策 - 失察

    【失察】释义:

  • 疏于督察。

    清制,属吏有罪,上官未及发觉者,例得失察处分。《红楼梦》第一○二回:“説是二叔被节度使参进来,为的是失察属员,重徵粮米,请旨革职的事。”清姚元之《竹叶亭杂记》卷二:“沉舍人钦霖典试湖南,其家人因索蚊帐戳伤内监试,沉以失察褫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失察在先,正办在后,顶多不过一个罚俸的处分罢了。”

  • 今泛称在所负的督察责任上有疏失。如:他一时失察,没有发现那个漏洞。

  • 2. 失策 - 失算

    【失算】释义:

  • 打算错了或没有计算到。

    《三国志·魏志·贾诩传》“太祖不从,军遂无利”南朝宋裴松之注:“赤壁之败,盖有运数……然则魏武之东下,非失算也。”《宋书·颜峻传》:“若使交益深重,尚不可行,况又未见其利,而众弊如此,失算当时,取誚百代乎?”清昭槤《啸亭杂录·费武襄公知大体》:“其奏摺惟言兵至某处失迷道路,宛转山径中数日,又於某处败绩,又於某处絶粮数日,皆臣失算之故。”梁斌《红旗谱》二九:“一时冒失,会使人失去土地家屋,这不只是失算,而且是一生的苦恼。”

  • 3. 失策 - 失计

    【失计】释义:

  • 谋划错误。

    《韩非子·六反》:“赴险殉诚,死节之民,而世少之,曰‘失计之民也’。”晋葛洪《抱朴子·行品》:“见成事而疑惑,动失计而多悔者,闇人也。”清恽敬《西楚都彭城论》:“项王之失计,在不救雍、塞、翟三王而东击齐,不在都彭城。”邹韬奋《信箱·被关在门外的教职员》:“对个人及国家民族都只是糟蹋人力物力,是很失计的。”

  • 错误的计谋。

    《后汉书·朱浮传》:“内听骄妇之失计,外信谗邪之諛言。”

  • 4. 失策 - 左计

    【左计】释义:

  • 与事实相背的打算。引申为失策。

    宋文天祥《保州道中》诗:“厉阶起玉环,左计由石郎。”续范亭《夜宿潼关》诗:“老凤西游悲左计,中条北望忆前场。”

  • 邪恶的计谋。

    清侯方域《癸未去金陵日与阮光禄书》:“奈何阴毒左计,一至于此!”

  • 宋代管理财政的官署名。辖京东各道。

    《宋史·职官志二》:“又分天下为十道……在京东曰左计,京西曰右计,置使二员分掌。”

  • 【反义词】 1.失策 - 得计

    【得计】释义:

  • 契合心意。

    《庄子·徐无鬼》:“於蚁弃知,於鱼得计,於羊弃意。”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云:“蚁得水则死,鱼得水则生,羊得水则病。”郭庆藩集释引郭嵩焘曰:“鱼相忘於江湖……故曰於鱼得计。”

  • 计策得当。

    《韩非子·说难》:“贵人或得计而欲自以为功,説者与知焉,如此者身危。”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终制》:“今虽混一,家道罄穷,何由办此奉营资费?且扬都污毁,无復孑遗,还被下湿,未为得计。”唐韩愈《送灵师》诗:“投身岂得计,性命甘徒捐?”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一切狡猾的人,不照科学态度办事的人,自以为得计,自以为很聪明,其实都是最蠢的,都是没有好结果的。”

  • 谓计谋得以实现。

    《西游记》第七五回:“却説那老魔吞了行者,以为得计,径回本洞。”


  • 【相关词】 “失匕箸 “失节”  失聪 《人类消失以后》 《人间失格》 《失乐园》 《失落的一角》 《失落的帝国》 《必要的丧失》 《治疗失眠》 《阳光失了玻璃窗》 一举两失 一失足千古恨 一失足成千古恨 万不失一 万无一失 三失 上失其道 不失 不失为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