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传授的学问和技术。
《荀子·修身》:“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舍乱妄无为也。”宋沉括《梦溪补笔谈·器用》:“盖有所传授,各守师法,后人莫敢輒改。”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昌明时代》:“汉人最重师法,师之所传,弟之所受,一字毋敢出入。”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做木匠的人,单有锯凿钻刨,没有规矩师法,决不能造成木器。”
效法,学习。
《书·益稷》“师汝昌言”孔传:“言禹功甚当,可师法。”唐韩愈《顺宗实录二》:“诸色人中,有……经术精深,可为师法者。”金王若虚《扬子法言微旨序》:“公一代巨儒,德业文章,皆可师法。”鲁迅《华盖集·夏三虫》:“古今君子,每以禽兽斥人,殊不知便是昆虫,值得师法的地方也多着哪。”
【仿照】释义:
按照已有的方法或式样去做。
《老残游记》第三回:“茶壶都是宜兴壶的样子,却是本地仿照烧的。”清沉复《浮生六记·浪游记快》:“其立脚全用砖石为之,承重处仿照西洋立柱法。”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三一:“一个省只要有一两个县,一两个区,一两个乡做出了相当象样的计划,就可以迅速传播开去,叫其他县其他区其他乡仿照办理。”
【效法】释义:
模仿;学习。
《易·繫辞上》:“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清陆以湉《冷庐杂识·葬会》:“价廉而工坚,最宜效法。”冰心《老舍和孩子们》:“我将效法他辛勤劳动的榜样。”
效法;仿效。
明侯方域《南省试策三》:“今既不能如此脱略而简易,则所傚法者,独皇帝一身耳。”老舍《四世同堂》五十:“他无须为钱先生忧虑什么,而应当效法钱先生的坚强与无忧无虑。”
【模仿】释义:
亦作“橅倣”。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
宋欧阳修《学书自成家说》:“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其模倣他人,谓之奴书。”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三:“谢灵运《折杨柳行》:‘鬱鬱河边树,青青田野草。’此对起虽有模倣,而不失古调。”清刘逢源《郭泰》诗:“如何下士相橅倣,只爱先生折角巾。”
同“模倣”。亦作“橅仿”。《渔洋诗话》卷上引宋姜夔《白石诗话》:“一家之言,自有一家风味……橅仿者语虽似之,韵则亡矣。”《历代诗话·白石道人<诗说>》作“模倣”。
鲁迅《书信集·致母亲》:“他什么事情都想模仿我,用我来做比。”丁玲《梦珂》二:“﹝梦珂﹞常常整天躲在房子里照着那些自己所爱的几张画模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