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盛怒
【全拼】 shèngnù
【释义】
  • 大怒。

    《国语·鲁语上》:“寡君不佞,不能事疆埸之司,使君盛怒以暴露於弊邑之野,敢犒舆师。”《史记·张丞相列传》:“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明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会场搜检》:“李以乙科起家,叶偶不记忆,遂触其盛怒,立命去衣痛笞二十。”

  • 战国楚宋玉《风赋》:“盛怒於土囊之口。”后因以“盛怒”指大风。

    唐杜甫《北风》诗:“今晨非盛怒,便道即长驱。”

  • 【例句】 1、这位绅士盛怒之下咆哮起来。
    2、 她因盛怒而透不过气来。
    3、 一阵盛怒之下,他将画撕成碎片。
    4、 他盛怒之下把信撕得粉碎。
    【近义词】 1. 盛怒 - 愤怒

    【愤怒】释义:

  • 因极度不满而情绪激动。

    《汉书·魏相传》:“争恨小故,不忍愤怒者,谓之忿兵,兵忿者败。”《南史·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乃脱幘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二年》:“军士皆愤怒,大呼曰:‘都招讨使何不用兵,令士卒徒死?’”明方孝孺《与友人论井田书》:“且王莽之乱,非为井田也,欺汉家之老母而夺其璽,称制於海内,海内之人愤怒,思剖其心而食之,故因变奋起。”鲁迅《华盖集·杂感》:“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 2. 盛怒 - 震怒

    【震怒】释义:

  • 盛怒,大怒。旧常用于君主。

    《书·泰誓上》:“皇天震怒。”《后汉书·党锢传序》:“於是天子震怒,班下郡国,逮捕党人,布告天下。”宋秦观《朋党上》:“东汉鉤党之狱,海内涂炭二十餘年……人主不復察其邪正,惟知震怒而已。”刘半农《学徒苦》诗:“呱呱儿啼,主妇震怒。”

  • 【相关词】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天盛长歌》 《盛世芳华》 《虞美人盛开的山坡》 一盛 万盛米行 不朽之盛事 严盛 中盛 丰功盛烈 丰容盛鬋 丰盛 久负盛名 乔治.华盛顿 乔治·华盛顿 人烟阜盛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休明盛世 众盛 侈盛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