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和鬼怪;鬼神怪异之物。
《史记·封禅书》:“復遣方士求神怪采芝药以千数。”汉扬雄《法言·重黎》:“神怪茫茫,若存若亡,圣人曼云。”李轨注:“子不语怪力乱神。”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封禅》:“观《剧秦》为文,影写长卿,诡言遯辞,故兼包神怪。”黄叔琳注:“谓篇中‘玄符灵契,黄瑞涌出’云云也。”冰心《两个家庭》:“我从来不说那些神怪悲惨的故事,去刺激他的娇嫩的脑筋。”
神异;神妙奇特。
汉王充《论衡·吉验》:“后稷之母,履大人跡……姙身。怪而弃之隘巷,牛马不敢践之;置之冰上,鸟以翼覆之,庆集其身。母知其神怪,乃收养之。”三国魏曹植《七启》之八:“繁巧神怪,变名异形。”唐李白《大猎赋》:“穷造化之譎诡,何神怪之有餘。”叶圣陶《夜》:“她闭上疲劳的眼,不敢再看。耳际虽有孩子撕裂似的哭声,却如同神怪的空山里一样,幽寂得使血都变冷。”
谓以为神异。
唐柳宗元《非国语上·卜》:“左氏惑於巫,而尤神怪之,乃始迁就附益以成其书,虽勿信之可也。”明李贽《复耿侗老书》:“众人咸谓其能知未来过去事,争神怪之。”
【妄诞】释义:
虚妄不实。
《汉书·朱买臣传》:“守邸怪之,前引其綬,视其印,会稽太守章也。守邸惊,出语上计掾吏。皆醉,大呼曰:‘妄诞耳!’”《朱子语类》卷二七:“圣人虽有心,也自是不欺誑,不妄诞。”
荒诞不经。
宋陈鹄《耆旧续闻》卷二:“本事词载榴花事极鄙俚,诚为妄诞。”《西湖佳话·雷峰怪迹》:“尝思圣人之不语怪,以怪之行事近乎妄诞而不足为训。”太平天囯洪仁玕等《戒浮文巧言谕》:“至祝寿浮词,如‘鹤算’、‘龟年’、‘岳降’、‘嵩生’及‘三生有幸’字样,尤属不伦,且涉妄诞。”
狂妄,放肆。
明朱鼎《玉镜台记·王敦反》:“书生不自量,对吾主恁妄诞猖狂。”
【怪诞】释义:
离奇荒诞。
唐刘知几《史通·古今正史》:“发言则嗤鄙怪诞,叙事则参差倒错。”宋李上交《近事会元》卷四:“又小説云,术士罗公远导明皇入月宫,闻之尤甚怪诞,不足为证。”明王琼《双溪杂记》:“甚至杂以詼谐之语、怪诞之事者亦有之矣。”郭小川《山中》诗二:“冷漠、寂静、安详,一切都似乎是这样怪诞和反常。”
【荒唐】释义:
广大,漫无边际。
《庄子·天下》:“以谬悠之説,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儻,不以觭见之也。”成玄英疏:“荒唐,广大也。”郭庆藩集释:“荒唐,广大无域畔者也。”
犹荒诞。谓思想、言行不符合常理人情,使人感到离奇。
唐韩愈《桃源图》诗:“神仙有无何眇芒,桃源之説诚荒唐。”明王錂《寻亲记·托梦》:“咳,荒唐之言,不要説他,只是去罢。”《红楼梦》第一回:“説来虽近荒唐,细玩颇有趣味。”老舍《茶馆》第一幕:“在这里,可以听到最荒唐的新闻。”
指行为放荡。
茅盾《路》:“至于专门捣乱,行动荒唐,学业低劣的分子,那除了严格制裁,我也没有别的办法。”曹禺《雷雨》第一幕:“周萍:是,爸爸,那是我一时的荒唐。”
犹荒陋,荒疏。
宋苏轼《辞免翰林学士第二状》:“﹝臣﹞学问荒唐,文词鄙浅。”宋苏轼《到惠州谢表》:“臣性资褊浅,学术荒唐,但信不移之愚,遂成难赦之咎。”宋叶适《除太府卿淮东总领谢表》:“伏念序迁学校,固惭课业之荒唐;内迫家门,重困食用之寡薄。”
落空;无着落。
清李渔《蜃中楼·试术》:“洪水退得去,亲事也做得成;若洪水退不去,连亲事也荒唐了。”周咏《无题》诗:“春去春来俱幻梦,花开花落总荒唐。”
犹慌张。荒,通“慌”。
元朱凯《黄鹤楼》第一折:“索仔细,莫荒唐,涉大水,渡长江。”
【荒诞】释义:
极言虚妄,不足凭信。
唐李白《大猎赋》:“哂穆王之荒诞,歌《白云》於西母。”宋欧阳修《菱溪大石》诗:“争奇鬦异各取胜,遂至荒诞无根原。”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虽语颇荒诞,似出寓言;然神道设教,使人知畏,亦警世之苦心,未可绳以妄语戒也。”闻一多《李白之死》:“世俗流传太白以捉月骑鲸而终,本属荒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