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远;深远。
《礼记·檀弓上》:“夫丧不可不深长思也。”《三国志·吴志·陆逊传》:“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鲁迅《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非革命文学,意义倒也十分深长。”
精深。
《北史·崔光传论》:“崔光风素虚远,学业深长。”《汉书·蒯通传》“凡八十一首,号曰雋永”唐颜师古注:“言其所论甘美,而义深长也。”
长。
《百喻经·为熊所啮喻》:“往到林间,见一仙人,毛髮深长,便欲射之。”
浓郁。
《金瓶梅词话》第七五回:“﹝酒﹞碧靛般清,其味深长。”
【深刻】释义:
严峻苛刻。
《史记·酷吏列传》:“是时赵禹、张汤以深刻为九卿矣。”唐李翰《蒙求》诗:“张汤巧詆,杜周深刻。”明李东阳《吴公神道碑铭》:“性篤厚,不乐为深刻,居官能以俭养廉,而不废賙给同里。”黄远庸《报界之风潮》:“﹝乌珍﹞由步军统领衙门佐尉出身,升至提督……其人深刻有机智。”
指痕迹深。
柯云路《三千万》:“灰白的头发理得很短,额上的皱纹特别深刻。”
谓诗文刻画透彻,暴露无遗。
宋惠洪《冷斋夜话·诗忌深刻》:“鲁直罪余于诗深刻见骨,不务含蓄。”
深切透彻。
《南史·循吏传·郭祖深》:“又言‘庐陵年少,不宜镇襄阳;左僕射王暕在丧,被起为吴郡,曾无辞让。’其言深刻。”明杨慎《升庵诗话》卷十一:“搜眼前景而深刻思之。”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四七:“阿永究竟比我们高明,问题看的深刻。”
犹深厚。
丁玲《韦护》第三章:“而她却从不曾在他们之中,有过一点深刻的交谊。”冰心《超人·寂寞》:“母亲爱子的心,是何等的深刻!”
【深奥】释义:
幽深隐秘。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只有极深奥的所在一间小房,广明手自锁闭出入,等闲也不开进去。”清恽敬《重修松窦庵记》:“其山巖谷深奥,日月如竇中仰视,故名之曰‘松竇’。”
高深不易理解。
《孔丛子·居卫》:“子思曰:‘《书》之意兼复深奥,训詁成义,古人所以为典雅也。’”《朱子语类》卷七一:“此亦不是甚深奥事,但伊川当时解不曾分明道与人,故令人做一件大事看。”巴金《谈<灭亡>》:“作者引用的许多深奥的哲学著作我全没有读过。”
犹深凹。
魏巍《东方》第五部第一章:“师长闪动着他那深奥的布满红丝的眼睛望着周仆。”
【渊博】释义:
精深广博。
晋葛洪《抱朴子·崇教》:“是以遐览渊博者,旷代而时有;面墙之徒,比肩而接武也。”宋苏轼《东坡志林·记讲筵》:“卿讲义渊博,多所发挥,良深嘉叹。”清昭槤《啸亭杂录·纯庙博雅》:“纯庙天纵聪慧,揽读渊博。”柔石《二月》二:“你学问是渊博的,哥哥常是谈起你。”
【精深】释义:
精熟深通。
唐韩愈《顺宗实录二》:“诸色人中有才行兼茂,明於理体者,经术精深,可以师法者……宜委常参官,各举所知。”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经三》:“招集天下之能通经者,皆隶焉。公家月廪餼之。日省月试,必待精深,然后官之。”
精微深奥。
《新唐书·文艺传上·杜甫传赞》:“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清吴德旋《初月楼古文绪论》十八:“《老》、《列》、《庄》三子:《老》虽道其所道,而最精深;《庄子》亦超妙;《列子》较浅。”叶圣陶《倪焕之》十四:“同时她想他是着眼在更精深更切实的处所了;眼前的愁烦是蜕化期间应有的苦闷。”
【细致】释义:
见“细緻”。
细密的缯、练等丝织品。
《释名·释采帛》:“细緻,染縑为五色,细且緻,不漏水也。”汉王符《潜夫论·浮侈》:“细緻綺縠,冰紈锦绣。”汉王符《潜夫论·浮侈》:“衣必细緻,履必麞麂。”
亦作“细致”。细密精致。
《诗·秦风·终南》“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孔颖达疏引晋郭璞曰:“似杏实酢,木理细緻於豫樟。”清韩泰华《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下:“向见粤东有以象牙裁片,细緻凉软,编如竹席,极为侈丽。”巴金《关于<家>》:“图画很细致,上面尽是些美丽的古装女子。”
亦作“细致”。精细周密。
《红楼梦》第四三回:“我看着你主子这么细緻,弄这些钱,那里使去!”柳青《铜墙铁壁》第三章:“石永公四十来岁,办事稳,细致。”
【肤浅】释义:
浅薄。
晋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序》:“释《穀梁》者虽近十家,皆肤浅末学,少经师匠。”宋司马光《乞听宰臣等辞免郊赐札子》:“臣素愚戇,识虑肤浅,所言者皆目前之实状,非奇伟之高论也。”清黄宗羲《<南雷庚戌集>自序》:“夫明文自宋(宋濂)方(方孝孺)以后,直致而少曲折,奄奄无气,日流肤浅,盖已不容不变。”毛泽东《关于农村调查》一:“我做了四个月的农民运动,得知了各阶级的一些情况,可是这种了解是异常肤浅的,一点不深刻。”
【透辟】释义:
透彻而精辟。
《老残游记》第二回:“梦湘先生论得透闢极了!‘於我心有戚戚焉’!”瞿秋白《<高尔基论文选集>写在前面》:“关于一切种种社会现象,都有透辟的见解和深刻的考察。”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他的《典论·论文》,是一篇非常完整,非常透辟,切合文章规律的文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