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下计谋。
《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赂遗吾左右人,令因吾服药,密因酖毒,重相设计。”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运筹设计,让之张良;点将出师,属之韩信。”
根据一定要求,对某项工作预先制定图样、方案。
鲁迅《书信集·致李小峰》:“书面我想也不必特别设计,只要仍用所刻的三个字,照下列的样子一排。”魏巍《做新型的知识分子》四:“没有设计就不能施工;没有正确的勘测,就不能有正确的设计。”
指搞设计工作的人。
艾青《早晨三点钟》诗:“她的丈夫是设计也是监工,此刻她的心啊是多么高兴!”
【安排】释义:
听任自然的变化。
《庄子·大宗师》:“造适不及笑,献笑不及排,安排而去化,乃入於寥天一。”郭象注:“安於推移而与化俱去,故乃入於寂寥而与天为一也。”宋王安石《和微之登高斋》:“餘年无欢易感激,亦愧庄叟能安排。”
谓施以心思人力。与纯任自然、不加干预相对而言。
宋周煇《清波杂志》卷九:“积从胡瑗学,一见异待之,尝延食中堂,二女子侍立,将退,积问曰:‘门人或问见侍女否,何以答之?’瑗曰:‘莫安排。’积闻此言省悟,所学顿进。”宋陆游《兀坐久散步野舍》诗:“先师有遗训,万事忌安排。”清钱谦益《病榻消寒杂咏》之二七:“由来造物忌安排,遮莫残生事事乖。”
安置;妥善布置。
唐李中《竹》诗:“闲约羽人同赏处,安排棋局就清凉。”宋陈与义《春日》诗:“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二折:“他安排着香饵把鱉鱼钓,准备着窝弓将虎豹射。”《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高公安排两乘花花细轿,笙簫鼓吹,迎接两位新人。”清李渔《意中缘·毒诓》:“且放怀,喜得同舟共济,把巧计安排。”赵树理《杨老太爷》:“吃过了饭,铁蛋的妈给铁蛋安排日程:‘今天夜里淘一点麦子,明天前晌晒晒,后晌磨磨,后天蒸几笼馒头。’”
打算,准备。
《元诗纪事》卷六引元王义山诗:“满斟緑斝安排醉,牢裹乌纱照顾吹。”清李渔《玉搔头·奸图》:“天子离乡,安排坐御床。”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一一:“安排写集三千卷,料理看山五十年。”
犹整治。
元杨景贤《西游记》第一本第一折:“夫人,夜来我买得一尾金色鲤鱼,欲要安排他,其鱼忽然眨眼。”《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教八老买两个猪肚磨净,把糯米、莲、肉灌在里面,安排烂熟。”明周履靖《锦笺记·怨寡》:“如今专事兇残,安排奴婢。”《儒林外史》第四十回:“彼人一定是安排了我父亲,再来和我歪缠。”
【打算】释义:
计算;核算。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四:“祭酒芮国器奏曰:‘陛下只是被数文腥钱使作,何不试打算,了得几番犒赏?’”元刘一清《钱塘遗事》卷四:“贾似道忌害一时任事之閫臣,行打算法以污之。向士璧守潭费用,委浙西閫打算;赵葵守淮,则委建康閫马光祖打算。浙閫史严之、徐敏子,淮閫杜庶,广帅李曾伯皆受监钱之苦。”《元史·刘秉忠传》:“今宜打算官民所欠债负……凡陪偿无名,虚契所负,及还过元本者,并行赦免。”
考虑;计划。
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三折:“恰打算离别苦况味,见小玉言端的。又惊散鸳鸯两处飞,喒须索权迴避。”《红楼梦》第八一回:“我原打算去告诉老太太,接二姐姐回来,谁知太太不依。”朱自清《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回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商韬《论元代杂剧·元杂剧中的喜剧》:“他打算去负荆请罪,他也两次三番地想到投崖自杀。”
【策画】释义:
亦作“策划”。谋划;计谋。
《后汉书·隗嚣传》:“夫智者覩危思变,贤者泥而不滓,是以功名终申,策画復得。”唐元稹《奉和权相公行次临阙驿》:“将军遥策画,师氏密訏謨。”宋司马光《乞去新法之病民伤国者疏》:“人之常情,谁不爱富贵而畏刑祸,於是搢绅大夫望风承流,竞献策画,务为奇巧,捨是取非,兴害除利。名为爱民,其实病民;名为益国,其实伤国。”清魏源《再上陆制府论下河水利书》:“前此种种策画,皆题目过大,旷日无成,均可束之高阁。”宋庆龄《为新中国而奋斗·两个“十月”》:“那时候,孙中山也正在想望着、策划着中国的自由。”张明生《“炭古佬”当县长》:“我有意谈起教育局长和商会会长,在谈话中我了解到老百姓对这两个人都是敢怒不敢言,县农会就是这两个家伙亲自策划搞垮的。”
【计划】释义:
计策;打算;办法。
元无名氏《符金锭》第二折:“我忙回住宅,自有箇计划,便着你花烛筵开会宾客。”老舍《茶馆》第三幕:“小丁宝,看看我的计划!”
计虑;谋划。
沙汀《记贺龙》十三:“对待新同志要特别仔细才对:吃呀,住呀,你都要带着他们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