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尚书。
【全拼】 shàng shū
【释义】
  • 官名。始置于 战国 时,或称掌书,尚即执掌之义。

    秦 为少府属官, 汉武帝 提高皇权,因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掌管文书奏章,地位逐渐重要。 汉成帝 时设尚书五人,开始分曹办事。 东汉 时正式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从此三公权力大大削弱。 魏 晋 以后,尚书事务益繁。 隋 代始分六部, 唐 代更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从 隋 唐 开始,中央首要机关分为三省,尚书省即其中之一,职权益重。 宋 以后三省分立之制渐成空名,行政全归尚书省。 元 代存中书省之名,而以尚书省各官隶属其中。 明 初犹沿此制,其后废去中书省,径以六部尚书分掌政务,六部尚书遂等于国务大臣, 清 代相沿不改。

  • 【例句】
    【相关词】 .时尚   慧昭和尚 《一禅小和尚》 《尚书》 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傍观冷眼人 一息尚存 一禅小和尚 丈二和尚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上官尚光 业尚 中尚方 习尚 五兵尚书 五尚 今文尚书 仪尚 伍尚 伏维尚飨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