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缮治
【全拼】 shàn zhì
【释义】
  • 整理;修补。

    《管子·度地》:“乃取水左右各一人,使为都匠水工,令之行水道、城郭、隄川、沟地、官府、寺舍及洲中当缮治者,给卒财足。”《汉书·高帝纪上》:“缮治河上塞。”颜师古注:“缮,补也。”宋曾巩《请西北择将东南益兵札子》:“今连营之士,训练精鋭;武库之兵,缮治工巧。”明文徵明《明故资善大夫山阴何公神道碑》:“会盗起,流劫四出,公飭甲练兵,缮治楼櫓,作计守城。”

  • 【例句】
    【近义词】 1. 缮治 - 修理

    【修理】释义:

  • 治理。

    《管子·九守》:“圣人因之,故能掌之。因之修理,故能长久。”

  • 谓治理得好,处理政务合宜。

    《尹文子·大道下》:“农桑以时,仓廪充实,兵甲劲利,封疆修理,强国也。”《汉书·薛宣传》:“为左冯翊,崇教养善,威德并行,众职修理,姦轨絶息。”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中:“大小详要,莫不有叙,分职率属,而万事修理。”

  • 操持;料理。

    《百喻经·观作瓶喻》:“愚人亦尔,修理家务,不觉非常。”

  • 特指烹调,整治饮食。

    《太平广记》卷三八五引唐牛僧孺《玄怪录·崔绍》:“绍问:‘此是何鱼?’家人曰:‘本买充厨膳,以郎君疾殛,不及修理。’”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酒食》:“每説物无不堪喫,唯在火候。善均五味,尝取败障泥胡禄,修理食之,其味极佳。”

  • 处置。

    《敦煌变文集·舜子变文》:“缘人命致重,如何但修理他?有计但知説来,一任与娘子鞭耻。”

  • 整治,使损坏的东西恢复原来的形状、结构或功能等。

    《东观汉记·任延传》:“延乃为置水官吏,修理沟渠,皆蒙其利益。”唐段安节《乐府杂录·琵琶》:“郑尝弹小忽雷,偶以匙头脱,送崇仁坊赵家修理。”宋苏轼《表忠观碑》:“昔竇融以河西归汉,光武詔右扶风修理其父祖坟塋,祠以太牢。”曹禺《日出》第二幕:“上次修理房子的工钱,你扣下了么?”

  • 整顿。

    《孙子·形篇》:“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三国魏曹操注:“自修理以待敌之虚懈也。”

  • 训练;演习。

    《后汉书·皇甫嵩传》:“詔勑州郡修理攻守,简练器械。”

  • 撰写。

    清王韬《瓮牖馀谈·贼中悍酋记》:“其姪曰釗扬,奇丑,而性奸刻,识之无,为洪逆修理伪詔书。”

  • 10.修剪梳理。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一:“头上没有一根白发,修理得很整齐,油光发亮。”

  • 2. 缮治 - 修缮

    【修缮】释义:

  • 修理、修补(武器装备或建筑物等)。

    《管子·立政》:“甲弊兵彫,莫之修缮。”《北史·长孙道生传》:“第宅卑陋,出镇后,其子弟颇更修缮,起堂廡。”巴金《杨林同志》:“房子稍微修缮了一下,里面有地坑,房外有木廊。”

  • 3. 缮治 - 补葺

    【补葺】释义:

  • 修补;修缮。

    唐薛用弱《集异记补编·高元裕》:“自公题记后,廨署补葺亦屡矣,而毫翰焕然独存。”明吾丘瑞《运甓记·挥麈驱车》:“苦伶仃难摆划的国计,乱蒙茸难补葺的时势。”清薛福成《庸盦笔记·轶闻·太监安得海伏法》:“有要差赴广东留滞于此,寓屋数间,久不修理,天雨下漏,令人难住,烦诸君为我稍加补葺。”

  • 补辑。

    宋苏轼《策略一》:“而天下之士,方且掇拾三代之遗文,补葺汉唐之故事,以为区区之论,可以济世,不已疎乎!”

  • 【相关词】 书缮 传缮 修缮 兴缮 完缮 宽缮 建缮 征缮 急缮 戎缮 整甲缮兵 构缮 治缮 浚缮 督缮 缮人 缮修 缮兵 缮写 缮发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