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者互相给对方让开道路。形容礼让成风。
《孔子家语·好生》:“虞芮二国争田而讼,连年不决,乃相谓曰;‘西伯仁也,盍往质之。’入其境,则耕者让畔,行者让路。”《新唐书·朱仁轨传》:“终身让路,不枉百步。”
指给对方让开通路。
柳青《铜墙铁壁》第六章:“因为等着沿路的民工运粮队让路,前沟里的担架走得很慢。”
比喻为保证主要工作的顺利进行,放弃或暂缓其他工作。
《新华月报》1964年第2期:“但是不要停课,尽量做到‘让路不停车’,运动、生产、学习三不误。”
【挡路】释义:
1. 处于妨碍或阻碍他人的地位;构成阻碍、障碍或妨害。如:树如果挡路,就被毫不迟疑地砍掉。【让开】释义:
让出空档;避让开。
《水浒传》第一○一回:“那看门禁军、内侍,都让开条路,让他走进去了。”鲁迅《呐喊·一件小事》:“车夫已经让开道,但伊的破棉背心没有上扣,微风吹着,向外展开,所以终于兜着车把。”艾青《抬》诗:“请你们让开,请你们走在人行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