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取次
【全拼】 qǔ cì
【释义】
  • 亦作“取此”。随便,任意。

    晋葛洪《抱朴子·祛惑》:“此儿当兴卿门宗,四海将受其赐,不但卿家,不可取次也。”唐杜甫《送元二适江左》诗:“经过自爱惜,取次莫论兵。”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一折:“兀的不取次弃舍,等閒抛掉。”汪文溥《子美嘱题化佛化装百相即柬亚子》诗:“有时西笑入长安,七贵三公取次看。”

  • 草草,仓促。

    《敦煌变文集·叶净能诗》:“何不揭毡看验之?取此行麁疎法令。”宋陆游《秋暑夜兴》诗:“呼童持烛开藤纸,一首清诗取次成。”元朱庭玉《青杏子·送别》曲:“肠断处,取次作别离。”

  • 次序。

    北齐斛律羡《北齐乐歌》:“日日饮酒醉,国计无取次。”

  • 谓次第,一个挨一个地;挨次。

    元揭傒斯《山市晴岚》诗:“近树参差出,行人取次多。”清朱彝尊《是日再入保和殿侍宴》诗:“妙舞娑盘歇,华鐘取次催。”

  • 尴尬,进退两难。

  • 【例句】 1、真正的克隆技术最初体现在两年前首露面的多莉羊身上; 它是自一个发育完整的细胞,之后重新激活其内的基因组,把这个细胞发育的指令重新调到原始状态。
    2、 所构造的解法是首先建立通用的序批式反应器模型;然后借助仿真工具试差求优解。
    3、 n数目中其乘积之n根为值的平均数。
    4、 这一我拿了一大口袋米,还有那把挡太阳的伞,又了一大罐淡水,二十多只小面包--实际上是一些大麦饼,这拿得比上还多。另外又拿了一瓶羊奶,一块干酪。
    【相关词】 “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智取威虎山》 一介不取 一取 一无可取 一无所取 万取千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不取 不思进取 不求进取 不足取 丐取 两害相较取其轻 丧取 丰取 丰取刻与 举如鸿毛,取如拾遗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