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躯壳
【全拼】 qū ké
【释义】
  • 指身体,对精神而言。

    宋孔武仲《松上老藤》诗:“蛇蟠筋脉壮,龙死躯壳在。”清李渔《蜃中楼·传书》:“如今躯壳虽在涇河,精灵实归柳氏。”熊瑾玎《闻端绶亦被捕》诗:“躯壳原无用,精神自不磨。”

  • 【例句】 1、啊,谁能把我从这枯朽将逝的躯壳中拯救出来?
    2、 她想在稚童的躯壳上塑造出聪慧和美好的心灵。
    3、 (因为生病等原因) 他只剩下个躯壳
    4、 使(灵魂或幽灵)脱离躯壳
    【反义词】 1.躯壳 - 灵魂

    【灵魂】释义:

  • 迷信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灵魂离开躯体后人即死亡。

    《楚辞·九章·哀郢》:“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汉蔡邕《陈留太守胡公碑》:“灵魂徘徊,靡所瞻逮。”《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兴娘吾儿,你的丈夫来了,你灵魂不远,知道也未?”

  • 指生命。

    叶紫《星》第五章:“她很不愿意这弱小的灵魂孤零零地留在世界上,去领受那些凶恶的人们的践踏。”

  • 指精神、思想、感情等。

    清秋瑾《宝刀歌》:“宝刀之歌壮肝胆,死国灵魂唤起多。”巴金《随想录·文学的作用》:“文学作品能产生潜移默化,塑造灵魂的效果。”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他们的灵魂是多么美丽和宽广。”

  • 指人格,良心。

    瞿秋白《出卖灵魂的秘诀》:“从中国小百姓方面来说,这却是出卖灵魂的唯一秘诀。”

  • 比喻事物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因素。

    周恩来《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以革命主义为基础的革命政治工作是一切革命军队的生命线与灵魂!”任德耀《小足球队》第四幕:“你是我们球队的灵魂,得分的钥匙。”


  • 2.躯壳 - 肉体

    【肉体】释义:

  • 人的身体。

    《水浒传》第四四回:“因他长大白净,人都见他一身好肉体,起他一个绰号,叫他做‘玉幡竿’孟康。”《儿女英雄传》第六回:“那大小两个和尚怎的一时就双双的肉体成圣,他全不得知;及至听得铜旋子掉在石头上鏜的一声响亮,倒惊得苏醒过来。”徐迟《精神分析》:“他有一种精神肉体都说不出的快感。”

  • 谓躯体肥胖。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含玉咽津》:“贵妃素有肉体,至夏苦热,常有肺渴,每日含一玉鱼儿於口中,盖藉其凉津沃肺。”


  • 【相关词】 七尺之躯 七尺躯 不赀之躯 业身躯 丧躯 为国捐躯 之躯 乔躯老 买身躯 亡躯 体躯 全躯 全躯保妻子 凡躯 千金躯 危躯 孱躯 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 幻躯 弃躯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