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有力;坚决不退让。
茅盾《子夜》七:“稽查和管车们都认为这是吴荪甫打算用强硬手段的表示,他们的精神就格外兴奋。”魏巍《东方》第三部第十一章:“‘是,我是要谈清楚。’陈国发也强硬地说。”艾青《旷野》诗:“而寒冷与饥饿,愚蠢与迷信啊,就在那小屋里,强硬地盘据着。”
【坚硬】释义:
硬。如:坚硬的山石。
【硬化】释义:
物体由软变硬。
唐时华等《高血压病》:“由于血压长期升高,可促使细小动脉硬化。”
比喻思想停止发展;僵化。
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倘只看书,便变成书厨,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是已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
【和缓】释义:
春秋时秦国良医和与缓的并称。
晋挚虞《疾愈赋》:“讲和缓之餘论,寻越人之遗方。”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靁桐是别,和缓是悉。”清潘耒《河堤》诗:“古方治今病,和缓技亦穷。”梁启超《论请愿国会与请愿政府并行》:“如彼久病者,不敢望和缓,且望中医。”
平和舒缓。
宋巩丰《后耳目志》:“老子之文简古,列子之文和缓,庄子之文豪放。”明宋濂《章公神道碑铭》:“外若和缓,而其临大事,则论议諍辨,不避权势,必折衷於理而后已。”魏巍《东方》第三部第十一章:“他的语调虽然和缓,事实上是发出了新的战斗号召。”
使情势由紧张转为松缓。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七节:“﹝皇帝﹞企图用欺骗手段来和缓农民的反抗。”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童贞是想借这个机会使乔光朴和郗望北坐在一块,和缓两人之间的关系。”
【柔和】释义:
温顺;温和。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宋苏轼《温陶君传》:“其为人柔和,有以塞谗人之口故也。”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说上·裹足》:“大凡女人之德,自以性情柔和为第一义,容貌端庄为二义。”茅盾《子夜》三:“雷参谋用柔和恭敬的声音回答。”
安抚而使之和乐。
《国语·晋语四》:“亿寧百神,而柔和万民。”韦昭注:“柔,安也。”
谓安定平和。
宋叶适《上孝宗皇帝札子》:“故内治柔和,无狡悍思乱之民,不烦寸兵尺铁,可以安枕无事。”
柔软,软和。
《水浒传》第二七回:“舌为柔和终不损,齿因坚硬必遭伤。”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建康俗尚》:“南方水土柔和,其音清举。”
【软化】释义:
由硬变软。如:骨质软化;降低水的硬度称做水的软化。
使之由坚定变为动摇;由倔强变为顺从。
鲁迅《南腔北调集·又论“第三种人”》:“所以在这混杂的一群中,有的能和革命前进,共鸣;有的也能乘机将革命中伤,软化,曲解。”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十四:“清朝政府鉴于单纯的镇压不足以消灭革命,没有立刻杀害他们,只是把他们监禁起来,准备慢慢地实行软化政策。”冰心《繁星》诗:“大海的水,是不能温热的;孤傲的心,是不能软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