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强项
【全拼】 qiángxiàng
【释义】
  • 强项:亦作“彊项”。

    1.谓刚正不为威武所屈。《后汉书·杨震传》:“帝尝从容问奇曰:‘朕何如桓帝?’对曰:‘陛下之於桓帝,亦犹虞舜比德唐尧。’帝不悦曰:‘卿强项,真杨震子孙。’”唐刘知几《史通·直书》:“夫世事如此,而责史臣不能申其强项之风,励其匪躬之节,盖亦难矣!”明王世贞《鸣凤记·幼海议本》:“董兄如此忠鯁,也不愧董宣之强项了。”《文明小史》第四六回:“将来回国,有什么交涉,就可以据理力争,虽然不中用,也落一个强项之名。”参见“强项令”。

  • 犹强横。

    清吴炽昌《客窗闲话初集·冯皮匠》:“强项之徒,知我骤富,或来欺诈。”郭沫若《集外·昧爽》:“房中已经薄明,黑暗还在四角强项。”

  • 彊項:亦作“强项”。颈项僵直,不能随意转动。彊,通“僵”。

    唐杜牧《上李司徒相公论用兵书》:“其时九月,天已寒,四方全师,未颁冬衣服,聚之受詔,或伍或离,垂手强项,往往誶语。”

  • 【例句】 1、一千五百米赛跑是他的强项
    2、 强项
    3、 强项不屈
    4、 个人强项:数学能手。
    【近义词】 1. 强项 - 倔强

    【倔强】释义:

  • 亦作“倔彊”。亦作“倔僵”。亦作“倔犟”。强硬直傲,不屈于人。

    汉桓宽《盐铁论·论功》:“﹝尉佗﹞倔强倨敖,自称老夫。”晋左思《魏都赋》:“假倔彊而攘臂。”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是时刘元佐在大梁,倔强难制。”宋秦观《清和先生传》:“其倔僵不降者与彊而不释甲者皆为城旦舂。”清顾炎武《王徵君潢具舟城西同楚二沙门小坐栅洪桥下》诗:“楚虽三户存,其人故倔彊。”《醒世姻缘传》第九三回:“这吴克肖老实倔僵,向主奉公。”《红楼梦》第九九回:“薛蟠因伊倔强,将酒照脸泼去。”曹禺《日出》第四幕:“你这个人太骄傲,太倔强。”白桦《芳草青青》:“妞妞倔犟地看着少尉。”王群生《彩色的夜》:“照理说,这同时也该会慑服我的老排长--这位倔犟的副连长了吧。”

  • 2. 强项 - 刚强

    【刚强】释义:

  • 亦作“刚彊”。

    1.坚强。《逸周书·谥法》:“刚彊理直曰武。”《汉书·冯野王传》:“刚彊坚固,确然亡欲,大鸿臚野王是也。”《元典章新集·刑部·检验》:“纵使刚强官吏,无可奈何。”茅盾《子夜》十八:“她那乌亮的眼睛里忽然满是刚强的调子。”

  • 健旺鼎盛。

    《荀子·修身》:“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

  • 指强暴的人。

    《淮南子·时则训》:“行柔惠,止刚强。”高诱注:“刚强,侵陵人不循轨度者,禁止之也。”

  • 亦作“刚彊”。僵硬。

    汉刘向《说苑·敬慎》:“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因此观之,柔弱者生之徒也,刚强者死之徒也。”按,《老子》作“坚强”。

  • 3. 强项 - 刚毅

    【刚毅】释义:

  • 刚强果决。

    《礼记·中庸》:“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史记·李斯列传》:“长子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新唐书·忠义传上·卢弈》:“﹝弈﹞与兄奂名相上下,而刚毅过之。”茅盾《子夜》二:“我只知道有一个国家。而国家的舵应该放在刚毅的铁掌里。”

  • 4. 强项 - 坚强

    【坚强】释义:

  • 亦作“坚彊”。强固有力,不可动摇或摧毁。

    《左传·成公九年》:“勤以抚之,宽以待之,坚强以御之。”晋葛洪《神仙传·彭祖》:“骨节坚彊,颜色和泽,老而不衰。”宋王安石《上田正言书》:“虽坚强之辩,不能为执事解也。”魏巍《东方》第五部第二章:“郭祥是一个无比高大坚强的英雄。”

  • 使坚强。

    《百喻经·五百欢喜丸喻》:“尔时远人既受勅已,坚强其意,向师子所。”

  • 5. 强项 - 强硬

    【强硬】释义:

  • 强有力;坚决不退让。

    茅盾《子夜》七:“稽查和管车们都认为这是吴荪甫打算用强硬手段的表示,他们的精神就格外兴奋。”魏巍《东方》第三部第十一章:“‘是,我是要谈清楚。’陈国发也强硬地说。”艾青《旷野》诗:“而寒冷与饥饿,愚蠢与迷信啊,就在那小屋里,强硬地盘据着。”

  • 【相关词】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强迫症  朱炜强 《三个强盗》 《强殖装甲》 《最强兵王》 《最强大脑》 丁强 三个强盗 不勉强 不强 不惮强御 不畏强御 不畏强暴 不畏强权 不避强御 业强 丰强 临界压强 为赋新词强说愁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