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彊健”。强壮健康。
汉王充《论衡·命禄》:“加勉力之趋,致强健之势。”《三国志·魏志·华佗传》:“卿今彊健,我欲死,何忍无急去药,以待不祥?”唐白居易《偶吟》:“老自退闲非世弃,贫蒙强健是天怜。”《金史·夹谷清臣传》:“臣母年八十三矣,别十年,幸颇强健。”鲁迅《书信集·致母亲》:“身体亦较去年强健。”
【健壮】释义:
强壮。
唐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巍峨拔嵩华,腾踔较健壮。”明吴承恩《寿熙台潘公八袠障词》:“龙马精神,健壮有加於少日;凤皇仪采,辉光独瑞於今时。”李瑛《戈壁日出·养鹿姑娘》诗:“看她养的鹿仔多健壮。”
【壮健】释义:
强壮;强健。
《史记·田叔列传》:“仁(田仁)以壮健为卫将军舍人,数从击匈奴。”《北齐书·韩贤传》:“韩贤,字普贤,广寧石门人也。壮健有武用。”唐杜甫《遣兴》诗之五:“丈夫贵壮健,惨戚非朱颜。”《水浒传》第三三回:“这兵马都监黄信上厅来领了知府的言语出来,点起五十个壮健军汉,披掛了衣甲,马上擎着那口丧门剑,连夜便下清风寨来。”茅盾《秋收》三:“看去并没什么出奇的地方,然而这东西据说抽起水来就比七八个壮健男人还厉害。”
强健的人。
《史记·匈奴列传》:“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餘;贵壮健,贱老弱。”晋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二》:“司徒王允,以布(吕布)州里壮健,厚接纳之。”唐杜甫《遣兴》诗之二:“降虏东击胡,壮健尽不留。”
雄壮劲健。
元刘壎《隐居通议·诗歌二》:“此句壮健飞动,可以想见花卿之雄。”明陈子龙《<佩月堂诗稿>序》:“壮健刚激入於武武,则厉求其和平而合於大雅,葢其难哉?”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三章第十一节:“陕西兴平县有霍去病冢,冢前有石胡人、石马、石牛等雕像。这种雕像形体虽较质朴,但与墓中霍去病的丰功伟业配合起来,却显得气象壮健,意义深长。”
【强壮】释义:
亦作“彊壮”。中年、壮年。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汉书·苏武传》:“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彊壮出,及还,须髮尽白。”南朝陈徐陵《让左仆射初表》:“臣闻七十之岁扬雄拟经,六十之年平津对策,若斯强壮无叹,耆老臣励,则胄华轩冕,才允卿相,出纳流誉,朝野其瞻。”
壮健有力。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林彦振平日充实,饮噉兼人,居吴下,每以强壮自夸。”明唐顺之《凤阳等处灾伤疏》:“今值隆冬,虽草木亦无可食,强壮者则相聚为盗,老弱者则弃卖妻孥。”《红楼梦》第二六回:“话説寳玉养过了三十三天之后,不但身体强壮,亦且连脸上疮痕平復,仍回大观园去。”浩然《艳阳天》第一○二章:“因为劳动,给他磨炼出一副强壮的体魄。”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八章:“这个辕牛一般强壮的小伙子,拉着生宝的一只胳膊走了。”
指势力强盛。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雷乘《乾》曰《大壮》”晋杜预注:“《乾》为天子,《震》为诸侯,而在《乾》上。君臣易位,犹大臣强壮,若天上有雷。”《史记·赵世家》:“李兑谓肥义曰:‘公子章彊壮而志骄,党众而欲大,殆有私乎?’”
宋代乡兵名。
《宋史·兵志四》:“乡兵者……当是时,河北、河东有神鋭、忠勇、强壮,河北有忠顺、强人,陕西有保毅、砦户、强人、强人弓手。”《宋史·兵志四》:“当仁宗时,神鋭、忠勇、彊壮久废,忠顺、保毅仅有存者。”
【矫健】释义:
指诗文等风骨雄健。
宋陈善《扪虱新话·文章贵错综》:“《楚辞》以日吉对良辰,以蕙殽蒸对奠桂酒。沉存中云此是古人欲错综其语以为矫健故耳。”明李东阳《<白洲诗集>序》:“先生少有能诗名,其为辞峭拔矫健,不犯尘俗,不蹈袭前人陈迹。”
强健有力。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娥》:“叟便曳坐路隅,敲石取火,以纸裹药末,熏生两足讫。试使行,不惟痛止,兼益矫健。”碧野《天山景物记》:“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徐迟《三峡记》:“他们灵敏,快速,身手矫健。”
【孱弱】释义:
懦弱;怯懦。
《北史·齐华山王凝传》:“凝诸王中最为孱弱,妃王氏,太子洗马王洽女也,与苍头姦,凝知而不能限禁。”唐杜甫《舂陵行》:“顾惟孱弱者,正直当不亏。”宋司马光《横山疏》:“未可以小种之羗,孱弱之人待之也。”《明史·成祖纪赞》:“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清和邦额《夜谭随录·丘生》:“碧衣者曰:‘今不痛加惩治,彼以为我辈孱弱,必源源而来矣。’”章炳麟《<客帝>匡谬》:“汉帝虽孱弱,赖其同胤,臣民犹或死之。”
瘦弱;衰弱。
《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元年》:“时二浙久安,人不习战,甲兵朽钝,见卒不满三百;郑祇德更募新卒以益之,军吏受赂,率皆得孱弱者。”清袁枚《新齐谐·屓屭精》:“生服灵药后,精神顿好,絶不似曩时孱弱。”《恨海》第一回:“王乐天这人向来胆小,又是身体孱弱。”郭沫若《落叶》:“他的身体,本来孱弱,在日本的时期还不曾表现过肺结核的征候,据说是到了最近,才吐起血来的。”
谓柔弱,文弱。
元赵鸾鸾《悲笳四拍》之三:“发坟墓兮焚燬室庐,闺门孱弱兮被虏驱。”清和邦额《夜谭随录·碧碧》:“﹝孙﹞因詰卿孱弱处子……底事单形隻身,远陟空山。”
指声韵绵软无力或文笔才力不足。
明胡应麟《诗薮·近体上》:“钱刘鸿丽气象,无復存者。”清管同《与友人论文书》:“垂示古文三篇,比前稍进,然终孱弱无劲气,未得为佳。”
犹衰落。
清戴名世《范增论》:“周自春秋以降,其孱弱已甚。”清魏源《圣武记》卷六:“上以安南残破空虚,且黎氏屡世孱弱,兴废未尝非运数。”
【瘦弱】释义:
肌肉不丰满,虚弱无力。
三国魏曹植《谢明帝赐食表》:“寻奉手詔,愍臣瘦弱,奉詔之日,涕泣横流。”《北齐书·白建传》:“建以马久不得食,瘦弱,远送恐多死损,遂违勑以便宜从事,随近散付军人。”《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讲到上路,一边是一个瘦弱书生带着黄金錙重,一边是两个乡愚老者伴着红粉娇娃,就免不了路上不撞着歹人,其势必得有人护送。”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显然因为瘦弱的母亲没有奶水,饥饿折磨着这像小柴棍一样的孩子。”
【虚弱】释义:
空虚薄弱。
《战国策·中山策》:“今赵卒之死於长平者已十七八,其国虚弱,是以寡人大发军,人数倍於赵国之众,愿使君将,必欲灭之矣。”《后汉书·任光传》:“世祖入传舍,谓光曰:‘伯卿,今埶力虚弱,欲俱入城头子路、力子都兵中,何如邪?’”《南史·夷貊传上·林邑国》:“安帝隆安三年,佛孙须达復寇日南、九德诸郡,无岁不至,杀伤甚多,交州遂致虚弱。”宋叶适《上孝宗皇帝札子》:“置不戴之仇而广兼爱之义,自为虚弱,既已久矣。”
身体不结实,疲弱无力。
《北史·魏彭城王勰传》:“勰以帝神力虚弱,唯令以食味消息。”《红楼梦》第九十回:“况且林丫头这样虚弱,恐不是有寿的。”巴金《灭亡》第十四章:“你底身体既是如此虚弱,更不宜自寻苦恼,应该把心放开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