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强盗
【全拼】 qiángdào
【释义】
  • 亦作“彊盗”。以暴力夺人财物。

    《后汉书·陈忠传》:“夫穿窬不禁,则致彊盗;彊盗不断,则为攻盗;攻盗成群,必生大姦。”《隋书·东夷传·倭国》:“其俗杀人强盗及姦皆死,盗者计赃酬物,无财者没身为奴。”

  • 以暴力抢夺他人财物的人。亦泛指行为像强盗那样的人。

    《太平御览》卷二六七引晋司马彪《续汉书》:“得一强盗,问其党与,得数百人,皆诛之。”《宋史·黄洽传》:“彊盗异他盗,以其故为也。”明李贽《寒灯小话》:“盖世上做强盗者有二:或被官司逼迫,怨气无伸,遂尔遁逃;或是盛有才力,不甘下人,倘有一个半个怜才者使之得以效用,彼必杀身图报,不肯忘恩矣。”刘半农《血》诗:“耶稣钉死了,他的血,就和两个强盗的血,同在一块土上相见了。”

  • 【例句】 1、真主敬爱武士,鄙视强盗
    2、 强盗使用暴力强行进入住宅。
    3、 她的抵抗比强盗预料的要强。
    4、 强盗用左轮手枪威胁出纳员。
    【近义词】 1. 强盗 - 土匪

    【土匪】释义:

  • 在地方上抢劫财物,为非作歹,残害人民的武装匪徒。

    太平天囯《天情道理书》:“广西武宣地方有土匪陈亚癸,亦是聚党数千,掳掠乡村,扰害良民。”清王韬《淞滨琐话·金玉蟾》:“时土匪未靖,行旅戒途。”茅盾《小巫》四:“前次老头子派人到西北乡去抢了,又放火;保安队又去捉了几个乡下人来当做土匪。”

  • 【反义词】 1.强盗 - 君子

    【君子】释义:

  •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常与“小人”或“野人”对举。

    《诗·魏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孟子·滕文公上》:“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淮南子·说林训》:“农夫劳而君子养焉。”高诱注:“君子,国君。”

  • 泛指才德出众的人。

    《易·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汉班固《白虎通·号》:“或称君子何?道德之称也。君之为言羣也;子者丈夫之通称也。”宋王安石《君子斋记》:“故天下之有德,通谓之君子。”清方文《石桥怀与治》诗:“昔年居南邨,卜隣近君子。”洪深《少奶奶的扇子》第四幕:“我想世界上的人,也不能就分做两群:说这群是好,那群是坏;这群君子,那群小人。”

  • 旧时妻对夫之称。

    《诗·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进增父母之羞,退益君子之累。”李贤注:“君子,谓夫也。”唐李白《古风》之二七:“焉得偶君子,共乘双飞鸞。”清孙枝蔚《采莲曲》之一:“妾采莲,采莲寄君子。”

  • 指春秋越国的君子军。

    《国语·吴语》:“﹝越王﹞以其私卒君子六千人为中军。”韦昭注:“私卒君子,王所亲近有志行者,犹吴所谓贤良,齐所谓士。”明梁辰鱼《浣纱记·被擒》:“越王亲率兕甲十万,君子六千,直渡太湖。”参见“君子军”。

  • 对人的尊称。犹言先生。

    《太平广记》卷四一九引唐李朝威《异闻录·柳毅》:“夫人泣谓毅曰:‘骨肉受君子深恩,恨不得展媿戴,遂至睽别。’”《武王伐纣平话》卷中:“姜尚问曰:‘君子,尔何姓?’”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三折:“君子,你这等一个人,可被那厮欺负,我好是不平也。”清李渔《蜃中楼·双订》:“我姊妹出来已久,恐家慈见疑,如今要返深闺,君子,请回去罢。”

  • 美酒。

    《类说》卷四三引唐皇甫松《醉乡日月》:“凡酒……以家醪糯觴醉人者为君子。”

  • 竹之雅号。

    宋苏辙《林笋复生》诗:“偶然雷雨一尺深,知为南园众君子。”参见“君子竹”。


  • 【相关词】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强迫症  朱炜强 《三个强盗》 《强殖装甲》 《最强兵王》 《最强大脑》 丁强 三个强盗 不勉强 不强 不惮强御 不畏强御 不畏强暴 不畏强权 不避强御 业强 丰强 临界压强 为赋新词强说愁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