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牵掛”。
亦作“牵挂”。亦作“牵絓”。记挂,想念。
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三折:“不由我心儿里相牵掛,莫不是五百年欢喜寃家。”《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秦重﹞这一夜翻来復去,牵掛着美人,那里睡得着。”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四一章:“屋里只剩下道静一个人的时候,她真的牵挂起江华来了。”
拖累。
清顾炎武《与李中孚书》:“然而关中、河东毫无未了时,行则行,别无牵絓也。”清陈维崧《贺新郎·吴门喜晤丁飞涛赋赠》词:“头白如今归故国,见人民城郭心惊怕,携瓢笠,无牵挂。”《红楼梦》第二二回:“赤条条,来去无牵掛。”宁调元《游白云归感赋》诗:“百年牵絓如何了,一念轮迴未有涯。”
犹牵拉。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四·赤虾子三都》:“有物名赤虾子,如婴儿而絶小,自树杪手相牵掛而下。笑呼之声亦如婴儿。”胡苏《新媳妇》:“春风吹拂着我的胸膛,熟悉的草木牵挂着我的衣裳。”
【惦念】释义:
(形声。从心,店声。本义:惦记,挂念)同本义。
如:惦算(总在计算,盘算)
【惦记】释义:
思念;记挂。
《红楼梦》第八回:“寳玉一面看,一面问:‘姐姐可大愈了?’寳釵……含笑答道:‘已经大好了,多谢惦记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难得你惦记着来看看我。”朱自清《背影》:“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
【挂念】释义:
(形声。从手,圭(guī)声。本义:区别,区分)
同本义
挂,画也。——《说文》。段玉裁注:《易·系辞传》:“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古本多作画者,此等皆有分别画出之意。陆德明云:“挂,别也。后人乃云悬挂,俗制挂字耳。”
挂于季指。——《仪礼·特牲礼》
变更易常以掛功名。——《庄子·渔夫》。释文:“别也。”
悬挂;下垂
挂曲琼些。——《楚辞·招魂》。注:“悬也。”
仰视天,则明月斜挂,云霞掩映。——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齐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又如:挂匾;挂筹(将酒筹挂在座旁,以示暂时离席);挂红(给人披封红色绢绸,以示贺喜);挂雷(悬挂着的爆炸武器)
钩住;拴住
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又如:把拖车挂上;我的衣服被钉子挂住了
登记。
如:挂号;挂失;挂名
穿上,披上。
如:挂绿(身披绿袍);挂孝(戴孝);挂甲;挂服(戴孝)
〈动〉
牵念,因牵挂而放心不下。
如:这件事总挂在心上;挂心肠(挂念);挂绊(牵挂);挂心钩(牵肠挂肚者)
通“絓”。悬挂
罩者抑之,挂者举之。——《淮南子·说林》
〈量〉
穿在绳上的一串东西,尤指穿满的一串。
如:一挂鞭炮;一挂红辣椒
【忘记】释义:
不记得。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一》:“乃答以岁月之久,皆忘记。”明李贽《与周友山书》:“我亦全然忘记近事,只觉如初时一般,谈説终日。”朱自清《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该做的事没有想到去做。
明张居正《女诫直解》:“你众女将我这教诫的言语,务要勉励,身体力行,不要怠慢忘记了。”陈登科《赤龙与丹凤》十六:“他伸手一摸,军帽忘记戴了,又跑回来找帽子。”
没有感觉到。
宋范成大《西江有单鹄行》:“怀安浦漵暖,忘记云海宽。”清孙枝蔚《九日汪叔定季甪招饮见山楼》诗:“笑声乱落梧桐树,忘记江头羽檄驰。”李準《耕云记》:“电闪着,雷打着,风卷着云……那时我也忘记害怕啦!只觉得好看。”
【遗忘】释义:
犹忘记。
《庄子·盗跖》:“今富人,耳营鐘鼓筦籥之声,口嗛於芻豢醪醴之味,以感其意,遗忘其业,可谓乱矣。”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共道蜀中事,亦有所遗忘。”唐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虽欲秉笔覼缕,神志荒耗,前后遗忘,终不能成章。”清李调元《石匠行》:“字刻青天过手多,至今名姓半遗忘。”茅盾《一个女性》七:“一幕久已遗忘的故事蓦地再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