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高,劲头大。
《官场现形记》第三八回:“所以他们趋奉太太,竟其比趋奉老爷还要来得起劲。”巴金《灭亡》第八章:“房东母女和她底叔父夫妇谈得很起劲。”
用劲;用力。
《冷眼观》第十二回:“后来我急了,就起劲把头一拗,纔看出是柔斋来。”
【起兴】释义:
诗歌表现手法之一。谓由外界环境触发诗兴文思。
《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宋朱熹集传:“故诗人因所见以起兴,而叹其女子之贤,知其必有以宜其室家也。”明冯梦龙《邯郸梦·行宫望幸》:“劳你有个歌儿,将月儿起兴,歌出船上事体,每句要弯弯二字,中两句要打入帝王二字,要个尾声儿。”清姚际恒《诗经通论·诗经论旨》:“兴者,但借物以起兴,不必与正意相关也。”朱自清《中国歌谣·歌谣的修辞》:“比亦常代起兴作用。”
上劲,起劲。
于伶《七月流火》第四幕:“刚跟敌人斗出点名堂,所谓战斗正酣,杀得起兴,下火线,不甘心!”
【高兴】释义:
谓兴建高楼。
《文选·张衡<西京赋>》:“累层构而遂隮,望北辰而高兴。”吕向注:“望北极星之高以起此楼也。”
高雅的兴致。
晋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唐杜荀鹤《戏题王处士书斋》诗:“先生高兴似樵渔,水鸟山猿一处居。”宋司马光《和鲜于子骏秋意》:“彩笔动高兴,瑶徽发幽思。”
愉快而兴奋。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至人乘天正而高兴,游无穷於放浪。”唐武元衡《酬王十八见招》诗:“高兴不辞千日醉,随君走马向新丰。”《英烈传》第十七回:“伯温乘着高兴,只顾走进洞中。”老舍《龙须沟》第三幕:“我知道您为什么老不高兴,就是为二姑娘的婚事。”
指愉快而兴奋的情绪。
《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老爷竟是依他的话,打起高兴来,管他呢,中了,好极了;就算不中,再白辛苦这一场,也不要紧。”
喜欢;带着愉快的心情去做某件事。
郭沫若《洪波曲》第五章四:“尽管这样慎重,弄得朋友们都不高兴我了,然而,依然一出马便闹出了岔子。”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八:“小王高兴萧队长的那种明确的,对一切都有胜利信心的口气,他对他的满肚子的意见一下完全消除了。”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序言》:“有些中农则说,‘等于朝了一次木兰山’(湖北黄陂县有一个木兰山,山上有一个农民高兴去朝拜的木兰庙)。”老舍《茶馆》第三幕:“天晚了,高兴住下,您就住下。”
【泄气】释义:
放屁。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儇弄·酒令》:“王元美与客讌集,王偶洩气,众客皆匿笑。”清褚人穫《坚瓠二集·咏洩气》:“三水林观过,年七岁,嬉游市中,以鬻诗自命,或戏令咏洩气诗。”
犹放屁。
宋王君玉《杂簒续·好笑》:“对客泄气。”清俞樾《茶香室三钞·论大小便及泄气》:“李赤肚禁人泄气。”
泄劲。
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第三七回:“遇上困难不能悲观泄气!”
出气。
杨朔《麦子黄时》:“敌人吃了民兵的亏,没处泄气,特意点起火,退到村外,等到把人骗回,又突然扑上来。”
讥讽差劲,没有本领。如:这点小故障都排除不了,你也太泄气了。
【败兴】释义:
高兴时遇不愉快事而使兴致低落。
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一折:“白侍郎要住下,着这二位摧逼的慌,好生败兴。”《警世通言·金明池吴清逢爱爱》:“方纔举得一盃,忽听得驴儿蹄响,车儿轮响,却是女儿的父母上坟回来。三人败兴而返。”梁斌《播火记》十七:“本来他觉得挺败兴,看看把疯狗拉远,经过急跑以后,这会儿心上又觉得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