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奇迹”。
亦作“奇跡”。亦作“奇蹟”。不平凡的事情。
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无知叡敏,独昭奇迹。”老舍《骆驼祥子》七:“祥子恰好来到了这个小绿洲;在沙漠中走了这么多日子,他以为这是个奇迹。”
不平凡的业绩。
明张凤翼《红拂记·天涯知己》:“三载霸西隅,一举成奇蹟。”
不可多得的墨迹。
宋梅尧臣《答新长老诗篇》:“唯师独慕陶彭泽,奇蹟仍收王会稽。”自注:“尝示余右军书一轴。”
【奇妙】释义:
希奇神妙;美妙。
《晋书·律历志中》:“弃其论,背其术,废其言,违其事,是必使洪奇妙之式不传来世。”元李文蔚《圯桥进履》第四折:“则听的仙音一派多奇妙。”郭小川《在社会主义高潮中》诗:“我们年青一代的命运是何等奇妙呵!”
【稀奇】释义:
稀少新奇。
明费信《星槎胜览·交栏山》:“熊皮多美丽,玳瑁甚稀奇。”《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自想此梦稀奇,心下疑惑。”清李渔《意中缘·借兵》:“辜负你坚贞性,密邇情,稀奇行。”
【一般】释义:
一样,同样。
唐王建《宫词》之三五:“云駮月驄各试行,一般毛色一般缨。”《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崔寧谢了恩,寻一块一般的玉,碾一个铃儿接住了,御前交纳。”元张养浩《胡十八》曲:“齐歌着寿词,满斟着玉杯,愿合堂诸贵宾,都一般满千岁。”《西游记》第五八回:“我与他争辨到菩萨处,其实相貌、言语等俱一般,菩萨也难辨真假。”杨朔《泰山极顶》:“麦浪一起一伏,仿佛大地也漾起绸缎一般的锦纹。”
犹一番,一种。
唐裴度《真慧寺》诗:“更有一般人不见,白莲花向半天开。”宋刘克庄《乳燕飞·寿干官》词:“风流八十,是人间妆点,孩儿眉额。再著三星添上面,又是一般奇特。”《东周列国志》第三七回:“隗后这回装束,别是一般丰采,喜得襄王微微含笑。”闻一多《太阳吟》:“这里的风云另带一般颜色,这里的鸟儿唱的调子格外凄凉。”
犹言一件,一桩。
唐白居易《玉泉寺南踯躅感惜题诗》:“犹有一般辜负事,不将歌舞管絃来。”唐白居易《和同州杨侍郎夸<柘枝>见寄》诗:“君有一般输我事,柘枝看校十年迟。”
普通,通常。
元王旭《留别孙唐卿》诗:“涧有长松谷有兰,人材休把一般看。”《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汪信之﹞逢着马头聚处,使几路空拳,将这伞权为枪棒,撇个架子。一般有人喝采,賫发几文钱,将就买些酒饭用度。”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九:“平时他说出啥意见一般都得到汤阿英的尊重,这点小事更不在话下了。”
一班。表数量,用于人群。
蒋光慈《少年漂泊者》:“刘老太爷正在大厅与一般穿得很阔的人们吃酒谈笑,高兴得不亦乐乎。”丁玲《母亲》三:“她以为要救中国,一定先要有学问,还要有一般志同道合的朋友。”
哲学名词。指一切事物,或者许多个别事物所属的一类事物。亦指事物的共性。
【平凡】释义:
平常;普通。
宋朱熹《斋居感兴诗》序:“欲效其体,作十数篇,顾以思致平凡,笔力萎弱,竟不能就。”宋叶适《除吏部侍郎谢表》:“虽励平凡之操,曷酬卓异之知。”明宋濂《题<七才子图>》:“文播虽亦画七才子,其运思平凡,乌足以敌是哉!”冰心《寄小读者》十七:“没有蒲公英,显不出雏菊;没有平凡,显不出超绝。”秦牧《艺海拾贝·惠能和尚的偈语》:“由于它是抓住了‘伟大寓于平凡之中’这一真理的,可以说历久不磨。”
【平常】释义:
普通,无特异。
汉王充《论衡·正说》:“失平常之事,有怪异之説。”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五:“然韩柳犹用奇重字,欧苏唯用平常轻虚字,而妙丽古雅,自不可及。”明李贽《复耿侗老书》:“世人厌平常而喜新奇,不知言天下之至新奇,莫过於平常也。”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五章:“生宝的相貌,实在是很平常的。”
平时;往常。
《东观汉记·光武纪》:“更始害齐武王,帝饮食笑语如平常。”南朝宋谢灵运《发归濑三瀑布望两溪》诗:“退寻平常事,安知巢穴难。”宋张齐贤《洛阳搢绅旧闻记·白万州遇剑客》:“大凡人平常厚貌深衷,未易轻信。”沙汀《兽道》:“魏老婆子平常总是勾着头走过去的,不敢沾惹。”
犹言欠佳,变坏。
清魏源《圣武记》卷九:“且官声平常,交刑部治罪。”《红楼梦》第五四回:“想起来了,我的记性竟平常了!”
【平庸】释义:
寻常;凡庸;不高明。
清周亮工《倪母朱太夫人七十序》:“平庸之子,无英华可以自见,无名誉可以震俗。”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七:“人不能在此处分唐宋,而徒在浑含刻露处分唐宋,则不知《三百篇》中浑含固多,刻露者亦復不少。此作伪唐诗者之所以陷入平庸也。”何其芳《梦中道路》:“我曾在一日夜间以百余行写出一个流利的平庸的故事。”
【普通】释义:
平常的;一般的。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左手边的桌角上有一个带绿灯罩的台灯,那灯泡是横着装的,在上海那是极普通的台灯。”赵树理《实干家潘永福》:“若用‘吃苦耐劳’等普通字样,是不足以说明潘永福同志这种生活风度的。”
犹普遍。
《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在府城里叫了一班戏子,把那些远来的客人合本地城里关外的绅衿铺户以至坊边左右这些乡邻普通一请,一连儿热闹了三天。”
【普遍】释义:
亦作“普徧”。犹全面。谓广泛而有共同性。
唐郭周藩《谭子池》诗:“普遍拯疲俗,丁寧告亲知。”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序》:“既指周代之名,亦是普徧之义。”明陈大声《集贤宾·中秋》套曲:“月有意清光普遍,人幸得此身康健。”柳青《铜墙铁壁》第十一章:“村里普遍地点着了灯,上下渠有几道手电光一闪一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