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压凌辱。
唐孙鲂《柳》诗:“颠狂絮落还堪恨,分外欺凌寂寞人。”宋林逋《百舌》诗:“欺凌红杏从头宿,讽刺黄鸝趁背飞。”《红楼梦》第一○二回:“那些家人在外招摇撞骗,欺凌属员。”
【侮辱】释义:
以言行侮弄羞辱别人,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
《后汉书·张敏传》:“建初中,有人侮辱人父者,而其子杀之。”唐韩愈《张君墓志铭》:“且相约:张御史长者,毋侮辱……无庸杀,置之帅所。”曹禺《雷雨》第二幕:“可是这个人不应该乱侮辱父亲的名誉啊!”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谓受轻慢,被欺辱。
《荀子·乐论》:“故礼乐废而邪音起者,危削侮辱之本也。”
特指以猥亵的言行对待女性。
【凌辱】释义:
欺侮,侮辱。
唐白居易《论元稹第三状》:“纵有被凌辱殴打者,亦以元稹为戒,但吞声而已。”宋苏辙《论禁宫酒札子》:“小人无知,以捕酒为名,恣行凌辱,何所不至。”《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禁子牢头都得了赵上舍银子,将玉姐百般凌辱。”太平天囯洪仁玕《干王洪宝制》:“后来果然被恶人钉死十字架上,流其宝血,受尽千般凌辱,万种凄凉。”柯岩《她爱祖国的明天·风雨征途》:“其实,公安局当时还不如收下她呢。收下她至少少受些现在最好不再提及的各种凌辱。”
淩辱:侵犯,欺侮。
晋葛洪《抱朴子·行品》:“既傲很以无礼,好凌辱乎胜己者,悍人也。”
【欺侮】释义:
欺凌侮辱。
《逸周书·酆保》:“欺侮羣臣,辛苦百姓。”汉贾谊《新书·解县》:“匈奴欺侮侵掠,未知息时。”元关汉卿《四春园》头折:“嗨!似此怎了也?天那!欺侮俺这穷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当我落拓的时候,也不知受多少人欺侮。”老舍《骆驼祥子》一:“他不是容易欺侮的,那么大的个子,那么宽的肩膀!”
【欺压】释义:
欺负压迫。
《三国志平话》卷上:“﹝董卓﹞倚手下义儿吕布、白袍李肃、四盗寇、八健将,常欺压天下诸侯。”《水浒传》第四一回:“你这厮在乡中只是害人,交结权势之人,浸润官长,欺压良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八回:“你再迟疑,我办你一个欺压乡愚之罪。”
【欺负】释义:
欺诈违背。
《汉书·韩延寿传》:“接待下吏,恩施甚厚而约誓明。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岂其负之!何以至此?’”唐吴兢《贞观政要·论纳谏》:“臣以身许国,直道而行,必不敢有所欺负。”唐韩愈《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当是时,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姦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
欺凌,压迫。
《前汉书平话》卷中:“戚夫人自思:高祖在日,如此欺负,若帝晏归,我子母每如之奈何!”《儒林外史》第二七回:“这堂客手里有几百两银子的话是真的;只是性子不好些,会欺负丈夫。”曹禺《日出》第四幕:“我也不大愿意叫旁人看我好欺负,以为我甘心叫人要挟。”
犹轻视,小看。
《水浒传》第八七回:“﹝朱武﹞便着人请宋公明到阵中,上将臺看这阵法:‘休欺负他辽兵,这等阵图皆得传授。’”
【欺辱】释义:
7. 欺凌 - 虐待【虐待】释义:
用残暴的手段对待。
《清史稿·简纯亲王济度传》:“乾隆十三年,詔责神保住恣意妄为,致两目成眚,又虐待兄女,夺爵。”鲁迅《书信集·致母亲》:“海婴这几天不到外面去闹事了,他又到公园和乡下去……动物是不能给他玩的,他有时优待,有时则要虐待。”
【保护】释义:
护卫使不受损害。
《书·毕命》“分居里,成周郊”孔传:“分别民之居里,异其善恶;成定东周郊境,使有保护。”《三国志·蜀志·赵云传》:“及先主为曹公所追於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陈侍御奏摺》:“保护地方,藉资乡导,不能不赖乎勇。”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人民的国家是保护人民的。”
保重,调护。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九:“暑溽异甚,伏望保护,寝兴万万珍重。”
【帮助】释义:
替人出力、出主意或给以物质上、精神上的支援。
宋宗泽《乞回銮疏》之十四:“凡勤王人,例遭斥逐,未尝有所犒赏,未尝有所帮助。”《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回:“我与你拼个死活,要人帮助的,不为好汉。”陈毅《六十三岁生日述怀》诗:“一喜得帮助,周围是友情。”
【携扶】释义:
亦作“携扶”。犹言扶老携幼。
唐韩愈《祭穆员外文》:“建中之初,予居于嵩。携扶北奔,避盗来攻。”
携带扶持;搀扶。
宋曾巩《永州军事推官孙君墓志铭》:“既葬,携扶幼老,将就食淮南。”宋真德秀《游鼓山》诗:“愿言祝同社,著力相携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