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脾气
【全拼】 pí qi
【释义】
  • 脾脏之气。中医认为人体之有五脏,犹自然界之有五行。五脏之间运行失常,则生各种疾病。

    《素问·生气通天论》:“是故味过於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絶。”《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以知潘满如病者,臣意切其脉深小弱,其卒然合,合也,是脾气也。”明袁宏道《乞改稿五》:“以致鬱火延升,心如战马,睡不贴席,坐不支床,痰嗽带血,脾气久虚。”《红楼梦》第四一回:“他脾气不与黄酒相宜,且吃了许多油腻饮食发渴,多喝了几碗茶。”

  • 人的习性。亦借指事物的特性。

    《红楼梦》第八四回:“都像寳丫头那样心胸儿、脾气儿,真是百里挑一的。”《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况且我打听得姑娘脾气骄纵,相貌也很平常。”田汉《咖啡店之一夜》:“你知道我的脾气是吃软不吃硬的。”知侠《铁道游击队》第二章:“以后,他还是偷偷的扒车,慢慢摸着车的脾气了。”

  • 怒气;容易发怒的性情。

    曹禺《雷雨》第二幕:“哦,太太怪可怜的,为什么老爷回来,头一次见太太就发这么大的脾气?”赵树理《张来兴》:“以前听说这位老师傅有脾气,只是听说。”沙汀《航线》:“那个买办,早被顽固的诉苦弄出脾气来了。”

  • 【例句】 1、温和的脸色(笑容、脾气或性情)
    2、 我很抱歉星期六那天发脾气
    3、 他脾气急.
    4、 你顶好不要冒冒失失地发脾气
    【近义词】 1. 脾气 - 个性

    【个性】释义:

  • 事物的特性,即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性质。

    毛泽东《矛盾论·矛盾的特殊性》:“因为矛盾的各各特殊,所以造成了个性。”刘少奇《对文艺工作的几点意见》:“这人说一句,改一下,那人说一句,又改一下,就会改得不成样子,也就没有个性了。”

  • 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性格、兴趣、爱好等。是在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接受教育等形成和发展的一个人的比较稳定的特性。

    老舍《四世同堂》第一部十八:“当他的眼珠定住的时候,他好象是很深沉,个性很强似的。”丁玲《韦护》第一章:“在她们之中,她两人更投洽。虽说是两种个性支配了两人。”

  • 2. 脾气 - 性子

    【性子】释义:

  • 性情,脾气。

    元尚仲贤《柳毅传书》楔子:“[老龙云:]你怎生性子乖劣,不与小龙相和。”清李渔《蜃中楼·回宫》:“我説你的性子略使一使,定要损伤许多元气。”梁斌《播火记》十七:“他人儿生得虽面善,性子可是倔强得厉害。”

  • 指素性、本性。

    峻青《海啸》第二章:“大老姜的个子大,胃口也大,要是由着性子,所有这一些也不够他一个人吃。”

  • 事物的特性。

    清李渔《巧团圆·防辱》:“我常见爹爹制药到了巴豆一味,就不敢亲自动手,定要央人代制,只因巴豆的性子极狠极烈。”

  • 3. 脾气 - 性情

    【性情】释义:

  • 人的禀性和气质。

    《易·乾》:“利贞者,性情也。”孔颖达疏:“性者,天生之质,正而不邪;情者,性之欲也。”《庄子·缮性》:“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復其初。”唐元稹《遣行》诗之九:“见説巴风俗,都无汉性情。”清龚自珍《西域置行省议》:“其餘若江南省凤、潁、淮、徐之民,及山西大同、朔平之民,亦皆性情强武,敢於行路。”

  • 思想感情。

    南朝梁锺嵘《诗品·总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唐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清顾炎武《日知录·古人用韵无过十字》:“诗主性情,不贵奇巧。”瞿秋白《饿乡纪程》二:“虽有豆棚瓜架草虫的天籁,晓风残月诗人的新意,怡悦我的性情……现在都成一梦了。”

  • 性格,脾气。

    《宋书·沉文秀传》:“且此人性情无常,猜忌特甚,将来之祸,事又难测。”唐白居易《春中与卢四周谅华阳观同居》诗:“性情懒慢好相亲,门巷萧条称作邻。”《儒林外史》第四二回:“我们大爷,二爷,你只要找着性情,就是捞毛的,烧火的,他也大把的银子挝出来赏你们。”赵树理《三里湾·从旗杆院说起》:“玉生从小就是个能干孩子,性情有点像他爹。”

  • 4. 脾气 - 性格

    【性格】释义:

  • 性情品格。指人在态度和行为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唐李中《献张拾遗》诗:“官资清贵近丹墀,性格孤高世所稀。”明李贽《读律肤说》:“故性格清澈者音调自然宣畅,性格舒徐者音调自然疏慢。”商韬《论元代杂剧·元杂剧的人物形象塑造》:“如此强调矛盾冲突,就是为了塑造鲜明突出的人物性格,以反映生活的本质。”

  • 犹脾气。

    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又不比秦楼夜讌金釵客,这的担着利害,把你那小性格,且寧柰。”

  • 5. 脾气 - 脾性

    【脾性】释义:

  • 脾气;性格;习性。

    《红楼梦》第八四回:“也别论远近亲戚,什么穷啊富的,只要深知那姑娘的脾性儿好、模样儿周正的就好。”老舍《黑白李》:“不错,他确是个好脾性的人。”知侠《铁道游击队》第三章:“骑马的人不摸马的脾性,是会吃亏的。”

  • 【相关词】 不伤脾胃 仙灵脾 伤脾胃 假虚脾 健脾 凄入肝脾 动人心脾 卖虚脾 发脾 发脾寒 发脾气 噪脾 坏脾气 子脾 宛脾 寒脾 巢脾 左脾气 心脾 感人心脾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