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巧;恰好。
《红楼梦》第三五回:“你们两个来的怎么碰巧一齐来了?”曹禺《北京人》第三幕:“向菜市买来的菜蔬碰巧就结上一层薄薄的冰凌。”赵树理《杨老太爷》:“念书人腿长--老师们、同学们人多得很,碰巧了有个连手,说上去就上去了!”
【凑巧】释义:
亦作“凑巧”。偶合;正好。
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三折:“不承望这搭儿里偏凑巧。”清孔尚任《桃花扇·拒媒》:“正要去请,来的凑巧,待我通报。”老舍《樱海集·月牙儿》:“多么凑巧呢,离开我们那间小屋的时候,天上又挂着月牙。”
【可巧】释义:
恰好;凑巧。
《红楼梦》第二三回:“可巧贾政在王夫人房中商议事情。”洪深《少奶奶的扇子》第一幕:“可巧金女士搬到霞飞路住,就在她们正对过。”老舍《四世同堂》十五:“哪能可巧就轮到咱们身上呢!”
【恰巧】释义:
正好;凑巧。
《英烈传》第三三回:“﹝贺仁德﹞且战且走,恰巧为马所蹶,被军士活捉了过来。”《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又恰巧轮到安老爷署事到班,便下札悬牌委了安老爷前往署事。”赵树理《小二黑结婚》六:“有一次武委会训练村干部,恰巧小二黑发疟疾没有去。”
【必然】释义:
谓事理必定如此;一定。
《韩非子·显学》:“故有术之君,不随适然之善,而行必然之道。”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三》:“覩存亡之符効,见废兴之必然,故能成功於一时,垂业於万世。”宋苏轼《拟进士对御试策》:“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此理之必然也。”《水浒传》第五六回:“倘或点名不到,官司必然见责。”鲁迅《三闲集·文艺与革命》:“超时代其实就是逃避,倘自己没有正视现实的勇气,又要挂革命的招牌,便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必然地要走入那一条路的。”
哲学名词。指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
【肯定】释义:
承认事物的存在或事物的真实性,与“否定”相对。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不应该肯定我们的一切,只应该肯定正确的东西;同时,也不应该否定我们的一切,只应该否定错误的东西。”冰心《寄小读者》十二:“我死心塌地的肯定了我们居住的世界是极乐的。”浩然《艳阳天》第一一三章:“萧长春听出这些议论话里有话,知道有人给他们煽了风,也就更肯定了自己的估计。”
表示承认的;正面的,与“否定”相对。
沙汀《闯关》二:“一科科长取消了他的肯定的答复,开始从这个新的变化估计起敌情来了。”赵树理《实干家潘永福》:“李思忠同志又答应了句肯定的话,第二天就移到下边新决定的坝基上重新开了工。”
一定;毫无疑问。
魏巍《东方》第五部第一章:“他暗暗想道:‘师长到前面来,肯定同本团失去了一○○高地有关,否则,为什么要亲自来呢?’”浩然《艳阳天》第一○五章:“地里长着的麦子,肯定又被这风雨压倒不少,不晴天,不开风,也要霉烂。”金近《早回来的燕子》:“明年啊,这里肯定又有什么新的变化了。”
确定;明确。
王西彦《夜宴》五:“自从自己和华大容先生的关系肯定下来以后,她对别人的态度就有些冷淡了。”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九:“‘怎能算了呢?’她见他那样毫不在乎的神情,心里有点急了,声音也变得严峻了,一定要他明天带到厂里还给陶阿毛,讲的很慢,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讲出来的,语调十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