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为表彰某人的德行而设立的一种纪念性建筑物。如贞节牌坊、功德牌坊等。柱间上部为横向匾额,题有文字。
《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陈宗阮﹞将他母亲十九岁上守寡,一生不嫁,教子成名等事,表奏朝廷,启建贤节牌坊。”巴金《和读者谈<家>》:“她念《列女传》入了迷,甘愿为她未见过一面的亡故的未婚夫守节,还梦想有人为她立一座贞节牌坊。”
指牌楼。
《红楼梦》第四一回:“一时来至省亲别墅的牌坊底下,刘老老道:‘噯呀!这里还有大庙呢!’”《说岳全传》第七一回:“山门前一座大牌坊,上边写着‘东南第一山’五个大金字。”鲁迅《三闲集·通信》:“只可惜是同时打破了革命文学的牌坊。”
【牌楼】释义:
一种装饰性建筑物。有二根或四根并列直柱,上有檐额。多建于街市要冲或名胜处。
《西游记》第六十回:“忽见一座玲瓏剔透的牌楼,楼下拴着那个辟水金睛兽。”《孽海花》第二十回:“言犹未了,已到了一座金碧辉煌的牌楼之下,楼额上写着‘五云深处’四个辟窠大字。”
指为庆贺而用竹木等搭建的类似牌楼的临时建筑物。
巴金《雪》第八章:“人们正在矿局的门口扎牌楼,装电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