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诺言
【全拼】 nuòyán
【释义】
  • 应允别人的话。

    巴金《家》九:“请愿并没有结果,连赵科长的‘慰问受伤同学’的诺言也不曾履行,因此各校学生在两天后就实行罢课。”高晓声《尸功记》:“这虽违反了书记的诺言,倒是符合财经制度的。”

  • 【例句】 1、一旦做出承诺,就要遵守诺言.
    2、 他原本应该遵守自己的诺言
    3、 不管怎样,我们必须遵守诺言
    4、 履行诺言
    【近义词】 1. 诺言 - 信用

    【信用】释义:

  • 谓以诚信使用人。

    《左传·宣公十二年》:“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庸可几乎?’”

  • 谓信任和委用。

    唐韩愈《顺宗实录四》:“吾諫官也,不可令天子杀无罪之人,而信用姦臣。”陈天华《猛回头》:“荣禄之外,还有那太监李连英,皇太后最信用他,最相好的。”

  • 相信和采用。

    《三国志·魏志·董卓传》“悉发掘陵墓,取宝物”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续汉书》:“《石苞室讖》,妖邪之书,岂可信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五回:“恰好这荀鷽楼是最信用西药的。”

  • 以能履行跟人约定的事情而取得的信任。

    鲁迅《书信集·致李霁野》:“听说未名社的信用,在上海并不坏。”曹禺《日出》第四幕:“我们都是多年在外做事的人,我想,大事小事,人最低应该讲点信用。”沙汀《替身》:“深恐坏了信用,以后没有人来投宿了。”

  • 不需要提供物资保证,不立即支付现金,而凭信任所进行的。如:信用贷款;信用交易。

  • 2. 诺言 - 信誉

    【信誉】释义:

  • 诚实守信的声誉。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吾见世人,清名登而金贝入,信誉显而然诺亏,不知后之矛戟,毁前之干櫓也。”

  • 信用和声誉。如:这种产品已经在群众中树立了信誉。如:信誉卓著。

  • 【反义词】 1.诺言 - 谎言

    【谎言】释义:

  • 谎话。

    巴金《探索集·人到中年》:“作者在作品里究竟是说真话还是贩卖谎言,读者们最清楚。”高晓声《“漏斗户”主》:“他弄不清也没有能力追究责任,但听了那么多谎言以后,语言终究也对他失去了魅力。”


  • 【相关词】  切尔诺贝利 《切尔诺贝利》 一呼百诺 一诺 一诺千斤 一诺千金 一诺无辞 不轻然诺 主诺 乌尔宾诺的维纳斯 乌拉诺斯 乌斯季诺夫 乔尔丹诺 书诺 二诺 亚诺玛米人 以诺书 仲路诺 伊万·斯捷潘诺维奇·伊萨科夫 伊凡诺夫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