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农事
【全拼】 nóngshì
【释义】
  • 指耕耘、收获、贮藏等农业生产活动。

    《礼记·月令》:“﹝季秋之月﹞乃命冢宰,农事备收。”《左传·襄公七年》:“郊祀后稷以祈农事也。”唐元稹《竞舟》诗:“一时讙呼罢,三月农事休。”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八:“假令自春至秋,入贡不絶,皆役民,岂不妨农事?”

  • 指村庄。

    唐杜甫《宿青草湖》诗:“宿桨依农事,邮籤报水程。”仇兆鳌注:“孤舟防盗,故须宿依农畔。”

  • 【例句】 1、农事劳动者生活中的繁重工作和极端劳累,使得他们的腿都变成畸形的了。
    2、 季节更迭,农事的波涛淹没了家庭的慈爱。
    3、 小农场主由于缺乏技术专门知识,正在很快脱离农事,而像本尼迪克特这样的大农场主,他们既懂得如何使用贷款又会利用农业科学的新成果,所以正在获取更大的市
    4、 亨利·福特虽然生长在偏远的密执安农场,但他对农事知之甚少--他很早便显露出新一代美国人的特点,比起农业的过去来,他们对工业的未来更感兴趣。
    【近义词】 1. 农事 - 庄稼

    【庄稼】释义:

  • 农作物(多指地里的粮食作物)。

    柳青《铜墙铁壁》第一章:“河滩上有树,河坪地里还有庄稼。”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一章:“茂密的庄稼,明亮的小河。”

  • 指庄稼活。

    沙汀《还乡记》一:“不仅做庄稼抵得上男子汉,由于性格上的坚定泼辣,对于外事,她还比丈夫行。”

  • 2. 农事 - 稼穑

    【稼穑】释义:

  • 耕种和收获。泛指农业劳动。

    《书·无逸》:“厥父母勤劳稼穡,厥子乃不知稼穡之艰难。”《孟子·滕文公上》:“后稷教民稼穡。”《史记·货殖列传》:“好稼穡,殖五穀。”唐薛存诚《膏泽多丰年》诗:“候时勤稼穡,击壤乐农功。”

  • 指农作物;庄稼。

    《诗·大雅·桑柔》:“降此蟊贼,稼穡卒痒。”朱熹集传:“又降此蟊贼,则我之稼穡又病,而不得以代食矣。”唐储光羲《晚次东亭献郑州宋使君文》诗:“林晚鸟雀噪,田秋稼穡黄。”

  • 【相关词】 -----@/////.农  李克农 《亚威农少女》 《卡农的幻想》 《悯农》 《神农本草经》 一个农夫 三农 上中农 上农 上农夫 下中农 下农 下农夫 不夺农时 不误农时 不违农时 东北农业大学 中农 中国农业大学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