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浓艳”。
亦作“浓艷”。艳丽;华丽。常代指鲜艳的花朵或浓妆艳抹的妇女。
唐杨凭《海榴》诗:“若许三英随五马,便将浓艳鬭繁红。”宋张元干《兰陵王》词:“看最乐王孙,浓艳争劝。”清纳兰性德《点绛唇·咏风兰》词:“别样幽芬,更无浓艳催开处。”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二七章二:“但他(韩愈)的诗的作风,却不相同了,虽然同样的持着反对浓艳与对偶的态度,却有意的要求险,求深,求不平凡。”
【妖艳】释义:
见“妖艳”。
亦作“妖艷”。艳丽。
《初学记》卷二七引三国魏锺会《菊花赋》:“乃有毛嬙西施荆姬秦嬴,妍姿妖艳,一顾倾城。”《隋书·五行志下》:“陈后主时,有张贵妃、孔贵嬪,并有国色,称为妖艷。”宋晏殊《浣溪沙》词:“三月和风满上林,牡丹妖艳直千金。”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这是个年轻的中国女人,站在一个老太婆的洋伞旁边,服装阔绰而妖艳。”
指美女。
隋卢思道《美女篇》诗:“京洛多妖艳,餘香爱物华。”《旧五代史·皇甫遇王清等传论》:“惑妖艳以丧其命,因醇酎以亡其身。”《东周列国志》第十二回:“妖艷春秋首二姜,致令齐卫紊纲常。”
【浓妆】释义:
见“浓粧”。
亦作“浓妆”。谓妆饰艳丽。
唐白居易《盐商妇》诗:“饱食浓粧倚柂楼,两朶红顋花欲绽。”元耶律楚材《蜡梅》诗之一:“反笑素英浑淡抹,却嫌红艷太浓粧。”明沉受先《三元记·赏花》:“纷纷红紫鬭浓妆,怎如他一种清芳。”茅盾《泡沫·第一个半天的工作》:“怎么浓妆起来了?”
【淡雅】释义:
清淡高雅。
《隋书·牛弘传》:“牛弘篤好坟籍,学优而仕,有淡雅之风,怀旷远之度。”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九:“公终身富贵,而诗能淡雅若此。”《红楼梦》第四九回:“满口里説的是什么:怎么是‘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
素净雅致。
宋丘崈《洞仙歌》词:“丰肌腻体,淡雅矜贵,不与群芳竞姝丽。”明高明《琵琶记·两贤相遘》:“梳妆淡雅,看丰姿堪描堪画。”碧野《晓溪晨曲》:“每当星星沉落,曙光东升,那塔影照临溪流上,显得剔透玲珑,淡雅多姿,更增添了深山的幽静。”
【素淡】释义:
色彩素净淡雅。
元张可久《殿前欢·雪晴泛舟》曲:“把西施比玉环。樽前看,素淡家常扮。”清沉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时但见满室鲜衣,芸独通体素淡,仅新其鞋而已。”冰心《晚晴集·我的童年》:“母亲说她太费心了,她说费事倒没有什么,就是太素淡了。的确,我母亲不喜欢浓艳的颜色。”
味道清淡,不肥浓。
吴伯箫《北极星·菜园小记》:“新鲜的泥土气息,素淡的蔬菜清香,一阵阵沁人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