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生气。
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二折:“你嫂嫂言语的是紧,叔叔你恼怒无休。”《西游记》第五八回:“我忍不住恼怒,一杖打死,原是一个猴精。”
惹怒。
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一折:“吾不与妇人同食,教他靠后,休要恼怒小官。”
【愤怒】释义:
因极度不满而情绪激动。
《汉书·魏相传》:“争恨小故,不忍愤怒者,谓之忿兵,兵忿者败。”《南史·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乃脱幘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二年》:“军士皆愤怒,大呼曰:‘都招讨使何不用兵,令士卒徒死?’”明方孝孺《与友人论井田书》:“且王莽之乱,非为井田也,欺汉家之老母而夺其璽,称制於海内,海内之人愤怒,思剖其心而食之,故因变奋起。”鲁迅《华盖集·杂感》:“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气恼】释义:
发怒,生气。
《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汤大爷、汤二爷领得落卷来,正在寓处看了气恼,只见家人从贵州镇远府来,递上家信。”《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五回:“他儿子去了许久,方才醒来,任从气恼暴跳,终是无法可施。”鲁迅《书信集·致曹靖华》:“近来记性,竟大不如前,作文也常感枯涩,真令人气恼。”
指气愤、恼怒的情绪。
清孔尚任《桃花扇·沉江》:“俺是太常寺一个老赞礼,只因太平门外,哭奠先帝之日,那些文武百官虚应故事,我老汉动了一番气恼。”
【气愤】释义:
生气愤恨。
《南史·胡蕃传》:“蕃气愤,率左右十二人乘小船径往。”清李渔《奈何天·软诓》:“我替你气愤不过,几时走将过去,讥誚他一番纔好。”也指因生气而表现出来的愤慨情绪。叶圣陶《夜》:“他们两个都和善,到这儿满脸的气愤,可还是透着和善。”
情绪激愤。
唐张说《吊国殇文》:“君王按金鼓而气愤,抚珠铃而泪滋。”
【高兴】释义:
谓兴建高楼。
《文选·张衡<西京赋>》:“累层构而遂隮,望北辰而高兴。”吕向注:“望北极星之高以起此楼也。”
高雅的兴致。
晋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唐杜荀鹤《戏题王处士书斋》诗:“先生高兴似樵渔,水鸟山猿一处居。”宋司马光《和鲜于子骏秋意》:“彩笔动高兴,瑶徽发幽思。”
愉快而兴奋。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至人乘天正而高兴,游无穷於放浪。”唐武元衡《酬王十八见招》诗:“高兴不辞千日醉,随君走马向新丰。”《英烈传》第十七回:“伯温乘着高兴,只顾走进洞中。”老舍《龙须沟》第三幕:“我知道您为什么老不高兴,就是为二姑娘的婚事。”
指愉快而兴奋的情绪。
《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老爷竟是依他的话,打起高兴来,管他呢,中了,好极了;就算不中,再白辛苦这一场,也不要紧。”
喜欢;带着愉快的心情去做某件事。
郭沫若《洪波曲》第五章四:“尽管这样慎重,弄得朋友们都不高兴我了,然而,依然一出马便闹出了岔子。”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八:“小王高兴萧队长的那种明确的,对一切都有胜利信心的口气,他对他的满肚子的意见一下完全消除了。”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序言》:“有些中农则说,‘等于朝了一次木兰山’(湖北黄陂县有一个木兰山,山上有一个农民高兴去朝拜的木兰庙)。”老舍《茶馆》第三幕:“天晚了,高兴住下,您就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