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恼恨
【全拼】 nǎohèn
【释义】
  • 愤怒怨恨。

    《水浒传》第二一回:“若是今夜兜得他住,那人恼恨都忘了。且又和他缠几时,却再商量。”清程麟《此中人语·倚屏美人图》:“肯笑笑价值千金。无语无言,恼恨何人?”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牙咬得格格响,恼恨梁建的感情在胸中飞滚。”

  • 【例句】 1、NIV] Restore us again, O God our Savior, and put away your displeasure toward us.
    2、 看起来他不想在他的客人做这件令人恼恨的工作时让他为难。
    3、 现在我不得不记述一段军事上的插曲,事情虽小,但在当时却令人恼恨
    4、 我不恼恨任何人。
    【近义词】 1. 恼恨 - 怨恨

    【怨恨】释义:

  • 仇恨;强烈不满。

    《墨子·兼爱中》:“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汉书·王尊传》:“内怀怨恨,外依公事。”柔石《为奴隶的母亲》:“看见秀才这样奉承她,她却怨恨自己肚子底不会还债了。”

  • 感伤不平。

    汉应劭《风俗通·声音·琴》:“操者,言遇菑遭害,困厄穷迫,虽怨恨失意,犹守礼义,不惧不慑,乐道而不失其操者也。”唐杜甫《咏怀古迹》之三:“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明刘基《巫山高》诗:“巫山何事近楚宫,终古怨恨流无穷。”鲁迅《野草·风筝》:“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

  • 悔恨。

    宋高观国《玲珑四犯》词:“少年曾失春风意,到如今怨恨难诉。”

  • 埋怨。

    茅盾《色盲》一:“每次她从家乡到上海来,便怨恨那甬兴轮船走得太快,只给她一夜又半日的海上经验。”

  • 2. 恼恨 - 愤恨

    【愤恨】释义:

  • 愤懑悔恨。

    汉王充《论衡·死伪》:“田蚡独然者,心负愤恨,病乱妄见也。”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发其愧耻愤恨之心。”

  • 愤怒痛恨。

    《后汉书·南匈奴传》:“比不得立,既怀愤恨。”《北史·贺拔胜传》:“是岁,胜诸子在东者,皆为神武所害。胜愤恨,因动气疾,大统十年薨于位。”唐元稹《赛神》诗:“忧虞神愤恨,玉帛意弥敦。”魏巍《勇士镇守在东方》:“他愤恨地说:‘敌人一个也不能留。’”

  • 3. 恼恨 - 憎恨

    【憎恨】释义:

  • 厌恶痛恨。

    巴金《秋》九:“那些人也有同样的愿望,也憎恨一切的不义和罪恶,也憎恨不合理不平等的社会制度,也追求劳苦人民的幸福。”叶圣陶《火灾·晓行》:“我听了这一段叙述,心里起一种憎恨的情绪。”

  • 4. 恼恨 - 憎恶

    【憎恶】释义:

  • 憎恨,厌恶。

    《荀子·大略》:“故塞而避所短,移而从所仕,疏知而不法,察辨而操僻,勇果而亡礼,君子之所憎恶也。”汉荀悦《汉纪·高祖纪三》:“雍齿,上最所憎恶,羣臣共知。”唐谷神子《博异志·张遵言》:“又见夜叉辈六七人,皆持兵器,铜头铁额,状貌可憎恶,跳梁企掷,进退狞暴。”清恽敬《上汪瑟庵侍郎书》:“然不敢輒以干人者,或好尚不同,徒取憎恶。”鲁迅《书信集·致徐懋庸》:“我憎恶那些拿了鞭子,专门鞭扑别人的人们。”

  • 【反义词】 1.恼恨 - 兴奋

    【兴奋】释义:

  • 奋起。

    明刘基《祀方丘颂》:“提三尺剑,由一旅兴奋于长淮。”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黎元洪布告山东人民文》:“曷勿及时兴奋,共襄大业?”

  • 激动。

    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兴奋’我很赞成,但不要‘太’,‘太’即容易疲劳。”巴金《灭亡》第十四章:“他异常兴奋,浑身发烧,头脑也有点昏迷。”

  • 大脑皮层的基本神经活动过程之一,在外部或内部刺激之下产生。


  • 2.恼恨 - 开心

    【开心】释义:

  • 开通思想;启发智慧。

    汉王充《论衡·艺增》:“经增非一,略举较著,令恍惑之人,观览采择,得以开心通意,晓解觉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与汝开心,将来必保聪明。”

  • 谓开露心意,坦诚相待。

    唐李白《扶风豪士歌》:“原尝春陵六国时,开心写意君所知。”《明史·周忱传》:“其驭下也,虽卑官冗吏,悉开心访纳。”清严有禧《漱华随笔·徐翁》:“汝往当以吾言开心告之,尽捐夙嫌。”

  • 心情舒畅,快乐。

    《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普天下的妇道,第一件开心的事无过丈夫当着他的面赞他自己养的儿子。”阿英《白烟》:“大家听到开心处,就是一阵大笑。”

  • 中医谓开通心窍。

    宋苏轼《睡起闻米元章到东园送麦门冬饮子》诗:“开心暖胃门冬饮,知是东坡手自煎。”宋苏轼《石菖蒲赞》:“《本草》:菖蒲味辛温无毒,开心补五藏,通九窍,明耳目。”

  • 花心开放。

    宋梅尧臣《春寒》诗:“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 取笑的话。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唐太守一时取笑之言,只道他不以为意,岂知姊妹行中心路最多,一句开心,陡然疑变。”

  • 取笑;开玩笑。

    《官场现形记》第三回:“老哥,你别拿人开心!”曹禺《日出》第一幕:“黑三:(陪着笑)潘四爷,您别跟我们开心。”


  • 3.恼恨 - 快乐

    【快乐】释义:

  • 欢乐。谓感到幸福或满意。

    汉焦赣《易林·乾之履》:“富饶丰衍,快乐无已。”《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王住宫中快乐多,更於终日奏笙歌。”明唐寅《感怀》诗:“万场快乐千场醉,世上閒人地上仙。”巴金《家》六:“他没有快乐,也没有悲哀。”


  • 4.恼恨 - 高兴

    【高兴】释义:

  • 谓兴建高楼。

    《文选·张衡<西京赋>》:“累层构而遂隮,望北辰而高兴。”吕向注:“望北极星之高以起此楼也。”

  • 高雅的兴致。

    晋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唐杜荀鹤《戏题王处士书斋》诗:“先生高兴似樵渔,水鸟山猿一处居。”宋司马光《和鲜于子骏秋意》:“彩笔动高兴,瑶徽发幽思。”

  • 愉快而兴奋。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至人乘天正而高兴,游无穷於放浪。”唐武元衡《酬王十八见招》诗:“高兴不辞千日醉,随君走马向新丰。”《英烈传》第十七回:“伯温乘着高兴,只顾走进洞中。”老舍《龙须沟》第三幕:“我知道您为什么老不高兴,就是为二姑娘的婚事。”

  • 指愉快而兴奋的情绪。

    《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老爷竟是依他的话,打起高兴来,管他呢,中了,好极了;就算不中,再白辛苦这一场,也不要紧。”

  • 喜欢;带着愉快的心情去做某件事。

    郭沫若《洪波曲》第五章四:“尽管这样慎重,弄得朋友们都不高兴我了,然而,依然一出马便闹出了岔子。”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八:“小王高兴萧队长的那种明确的,对一切都有胜利信心的口气,他对他的满肚子的意见一下完全消除了。”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序言》:“有些中农则说,‘等于朝了一次木兰山’(湖北黄陂县有一个木兰山,山上有一个农民高兴去朝拜的木兰庙)。”老舍《茶馆》第三幕:“天晚了,高兴住下,您就住下。”


  • 【相关词】 《夏洛特烦恼》 侵恼 刺恼 厌恼 发恼 可恼 吃恼 嗔恼 困恼 夏洛特烦恼 多情却被无情恼 娆恼 嬲恼 宛恼 少年维特之烦恼 少年维特的烦恼 忧恼 怒恼 怜春忽至恼忽去 恼。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