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南音
【全拼】 nán yīn
【释义】
  • 南方的音乐。

    《左传·成公九年》:“使与之琴,操南音。”杜预注:“南音,楚声。”《吕氏春秋·音律》:“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作为南音。”高诱注:“南方国风之音。”唐刘禹锡《采菱行》:“一曲南音此地闻,长安北望三千里。”明胡侍《真珠船·南北音》:“若南音则《孺子》、《接舆》、《越人》、《紫玉》、吴歈楚艷,以及今之戏文皆是。然《三百篇》无南音,《周南》、《召南》皆北方也。”郑泽《夏日感兴次钝根韵即以奉寄》:“惧兹南音寂,时作天籟鸣。”

  • 指虞舜的《南风》歌。

    晋夏侯湛《虞舜赞》:“垂拱临民,咏彼南音。”

  • 南方口音。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老儒周懋官,口操南音,不记为何许人。”

  • 【例句】 1、福建南音
    2、 南音工尺谱具有竖体编排、词谱混排、使用特殊记谱符号等特点,需要采用特殊的排版技术。
    【相关词】 (南汉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终南山”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南云忠一  南京  南北  柯南·道尔  贾南风  越南  钟南山  魏晋南北朝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南京暴行》 《南京条约》 《南山南》 《南方文学》 《南游记》 《南部新书》 《南陵别儿童入京》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