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南星
【全拼】 nán xīnɡ
【释义】
  • 星名。即南箕星。

    汉应瑒《正情赋》:“南星晃而电陨,偏雄肃而特飞。”《南齐书·天文志》:“﹝永元九年﹞九月乙丑,月掩牵牛、南星。”唐李白《送梁四归东平》诗:“大火南星月,长郊北路难。”参见“南箕”。

  • 草名。即天南星。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天南星》:“南星因根圆白,形如老人星状,故名南星。”

  • 【例句】 1、疆南星属(又称海芋属)草本植物,学名为Colocasia esculenta。可能原产东南亚,由此传播到太平洋各岛。
    2、 欧洲疆南星一种欧洲的植物(疆南星属天南星科点纹疆南星),生箭状叶子、红绿色的佛焰苞并结鲜红色浆果
    3、 欧洲的一种普通的疆南星,佛焰苞直立,披针形,佛焰花序短,紫色。
    4、 东南星 -目视双星
    【相关词】 (南汉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终南山”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南云忠一  南京  南北  柯南·道尔  贾南风  越南  钟南山  魏晋南北朝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南京暴行》 《南京条约》 《南山南》 《南方文学》 《南游记》 《南部新书》 《南陵别儿童入京》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