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南社
【全拼】 nán shè
【释义】
  • 辛亥革命时期的进步文学团体。由陈去病、高旭、柳亚子等发起,于1909年成立于苏州。其社名取“操南音不忘其旧”之意,鼓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对清王朝的专制统治。早期参加者多同盟会成员,其后流品渐杂。社员曾达千余人。1923年因内部分化而停止活动。该社成员所作诗文,辑为《南社丛刻》,共出二十二集。

    柳亚子《胡寄尘诗序》:“余与同人倡南社,思振唐音以斥傖楚,而尤重布衣之诗,以为不事王侯,高尚其志,非肉食者所敢望。”宁调元《南社集序》:“吾友高子钝剑柳子亚卢等,既以诗词名海内,復创南社,以网罗当世骚人奇士之作,蔚为巨观。钟仪操南音,不忘本也。”鲁迅《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即如清末的南社便是鼓吹革命的文学团体,他们叹汉族的被压制,愤满人的凶横,渴望着‘光复旧物’。但民国成立以后,倒寂然无声了。”

  • 【例句】 1、在合作的这面站着共产党,他们应当如同安阳县崔庄的共产党人那样,坚决地支持合作
    2、 "安全典制与美「中」关系:一个认知群的分析架构",吴玉山主编,争辩中的两岸关系理论,(台北:五出版),民国88年,页389~432。
    3、 民国建立以前,出于反清排满的政治目的,瞩目于遗民文化。
    4、 (我们要特别感谢下列媒体多年来给予有关西画活动的报导:世界日报、新闻及电台、际日报、纪元时报、唐人电视台、夏时报、中信使报、报、由人报等。
    【相关词】 (南汉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终南山”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南云忠一  南京  南北  柯南·道尔  贾南风  越南  钟南山  魏晋南北朝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南京暴行》 《南京条约》 《南山南》 《南方文学》 《南游记》 《南部新书》 《南陵别儿童入京》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