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目听
【全拼】 mù tīnɡ
【释义】
  • 古代听讼法之一。谓观察受审讯者的眸子而知其曲直。

    《周礼·秋官·小司寇》:“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一曰辞听,二曰色听,三曰气听,四曰耳听,五曰目听。”郑玄注:“观其眸子,视不直则眊然。”贾公彦疏:“目为心视,视由心起。理若直实,视盼分明;理若虚陈,视乃眊乱。”

  • 谓看人语态即知其意;见人容态即知其所欲言。

    《列子·仲尼》:“老聃之弟子有亢仓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宋苏轼《闻正辅表兄将至以诗迎之》:“目听不任耳,踵息殆废喉。”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梅》:“梅亦善候伺,能以目听,以眉语,由是一家俱怜爱之。”

  • 【例句】 1、若不是我惯了这样的回答,我可能不会相信,我早就确信,有者熟视无睹。
    2、 耳视
    3、 着他闲聊,看着他那双绿色的眼睛,她感到悦耳愉
    4、 他启开门,倾这两个阿拉伯人的叙述。 当他完时,闭上眼睛以手掩,如同一个念“施马篇”的信徒一样,于是周围一片寂静,静得犹如海洋一样深沉。
    【相关词】  海牛目 《夏目友人帐》 《本草纲目》 一叶蔽目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一叶障目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傍观冷眼人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一目 一目之士 一目了然 一目五 一目五行 一目十行 一目数行 万目睚眦 万目睽睽 三年不目月 上用目,则下饰观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