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鸣放
【全拼】 mínɡ fànɡ
【释义】
  • 发出枪弹、炮弹。因发弹时伴有很大的响声,故称。如:他抽出手枪,对天鸣放,以示警告。

  • 指人民群众对问题公开发表意见。

    毛泽东《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农村中也要先让农民‘鸣放’,即提意见,发议论。”柳青《狠透铁》:“散会的时候,他对高书记说,看起来似乎‘鸣放’完了。”

  • 【例句】 1、龙船过寨,鸣放铁炮传告亲友,岸上以鞭炮声相呼应。
    2、 船长命令部下鸣放礼炮。
    3、 鸣放十响礼炮
    4、 大是大非也好,小是小非也好,革命的问题也好,建设的问题也好,都可以用这个鸣放辩论的形式去解决,而且会解决得比较快。
    【相关词】 “鸣笳朱鹭起,叠鼓紫騂豪。”  鸣镝 《热情奏鸣曲》 《诗经·小雅·鹿鸣》 《鹿鸣》 一命鸣呼 一牛鸣 一牛鸣地 一鸣 一鸣惊人 丁当长鸣 万籁鸣 不平则鸣 不鸣则已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东鸣西应 两部蛙鸣 中鸣 争鸣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