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梦中说话。亦用以比喻胡言乱语。
宋李石《扇子》诗之六:“今古一场梦囈,乾坤六博呼卢。”清林则徐《谕洋商责令外商呈缴烟土稿》:“今鸦片如此充斥,毒流天下,而该商等犹混行出结,皆谓来船并无夹带,岂非梦囈!”鲁迅《<两地书>序言》:“讲自己的事倒没有什么,但一遇到推测天下大事,就不免胡涂得很,所以凡有欢欣鼓舞之词,从现在看起来,大抵成了梦呓了。”
【呓语】释义:
梦话。
晋王嘉《拾遗记·吴》:“﹝吕蒙﹞尝在孙策座上酣醉,忽卧,於梦中诵《周易》一部,俄而惊起……众座皆云:‘吕蒙囈语通《周易》。’”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夜必梦故夫同枕席,睡中或妮妮囈语。”冰心《三年》:“柳叶中的蝉儿,从酣梦中断续的发出几声短吟,胶粘的,迷糊的,好似醉人的呓语。”端木蕻良《鴜鹭湖的忧郁》:“玛瑙梦中发着呓语:‘不要打我呵!’”
比喻荒谬糊涂的话。
宋周密《齐东野语·贾相寿词》:“每岁八月八日生辰,四方善颂者以数千计……一时传诵,为之纸贵,然皆諂词囈语也。”瞿秋白《饿乡纪程》十三:“主观的我在客观的物之中,何容你呓语连篇的求解放呢!”《十月》1981年第4期:“汪方亮也笑了。郑子云的话,在他看来是书呆子的呓语。”
【梦话】释义:
睡梦中说的话。
《红楼梦》第四八回:“寳釵正告诉他们,説他梦中做诗,説梦话。”冰心《寄小读者》六:“我们不必看见,只要听人说了,就要心悸,夜里要睡不着,或是说梦话的。”
犹空话,胡说。
《儿女英雄传》第九回:“梦话!这裡弄了这样一个‘大未完’,自然得趁天不亮走,半夜里难免不撞着歹人。”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日本研究”之外》:“除了‘墨子为飞机鼻祖,中国是四千年的古国’这些没出息的梦话而外,所有的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