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艳丽;好看。
《荀子·非相》:“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於女子。”三国魏曹植《七启》:“昔枚乘作《七发》,傅毅作《七激》,张衡作《七辩》,崔駰作《七依》,辞各美丽,余有慕之焉。”《南史·韩子高传》:“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指美女。
唐沉既济《任氏传》:“崟姻族广茂,且夙从逸游,多识美丽。”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方物》:“緑珠本梁氏子。今有緑珠水,相传水旁间产美丽。”
【俊丽】释义:
秀丽。
宋苏轼《荐宗室令畤状》:“吏事通敏,文采俊丽,志节端亮,议论英发。”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苏小小考》:“苏小小,钱塘名娼也。容色俊丽,颇工诗词。”明谢榛《四溟诗话》卷四:“唐人中识锋犯者,莫如子美。其‘落日在帘鉤’之作,亦难以句匹者也,故置之首句,俊丽可爱。”
【俊俏】释义:
美丽;漂亮。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扭捏着身子儿百般做作,来往向人前卖弄俊俏。”《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那公子俊俏庞儿,温存性儿,又是撒漫的手儿,幇衬的勤儿,与十娘一双两好,情投意合。”《红楼梦》第七回:“果然带来了个后生,比宝玉略瘦些,眉清目秀,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似更在宝玉之上。”魏巍《东方》第一部第七章:“在搭衣服的绳子上挂着的笼子里,有两只俊俏的白玉鸟。”
【俊秀】释义:
才智杰出的人。
《后汉书·党锢传序》:“学中语曰:‘天下模楷李元礼,不畏强御陈仲举,天下俊秀王叔茂。’”《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为宾客。”宋朱熹《<大学章句>序》:“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太学。”朱德《新农村》诗:“后起青年多俊秀,秋高试马壮而肥。”
才智杰出。
宋叶适《学校》:“崇观间,以俊秀闻於学者,旋为大官。”陶成章《浙案纪略》:“创建求是书院,招俊秀生徒,研究中西科学。”
秀美。
元杨文奎《儿女团圆》第四折:“如此般蠢坌身子、麄奘腰枝,却生的这般俊秀的孩儿。”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一:“她莫名其妙地望了他一眼,看他俊秀的面孔上满是笑容。”朱德《过五指山》诗:“幽谷多俊秀,草木尽峥嶸。”
明代庶民纳粟入国子监者之称。
《明史·选举志一》:“迨开纳粟之例,则流品渐淆,且庶民亦得援生员之例以入监,谓之民生,亦谓之俊秀,而监生益轻。”
清代汉族官吏无出身者之称。
《清会典·吏部四·文选清吏司》:“凡官之出身有八……无出身者,满洲蒙古汉军曰閒散,汉曰俊秀。”
【俊美】释义:
容貌、体态漂亮。
明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内监·老儿当》:“武宗初年,选内臣俊美者以充宠倖,名曰老儿当。”《红楼梦》第二六回:“原来这黛玉秉絶代之姿容,具稀世之俊美。”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因为这时她已经长成了一个颀长、俊美的少女。”
【标致】释义:
显示旨趣。
《魏书·文苑传序》:“自昔圣达之作,贤哲之书,莫不统理成章,藴气标致。”
犹标置。
《北史·薛聪传》:“方正有理识,善自标致,不妄游处。”《南史·何尚之传论》:“及乎洗閤取讥,皮冠获誚,贞粹之地,高人未之全许……而高自标致,一代归宗,以之入用,未知所取。”
炫耀。
《朱子语录》卷一三七:“一箇人恁地自标致,史传中如何都不见説?”《金史·完颜娄室传》:“九住出近侍,好自标致,騶人盈路。”清褚人穫《坚瓠十集·别号》:“近世鯫生小吏,亦各以别号标致;諂諛之徒,不敢称其字。”
风格;文采;韵致。
前蜀贯休《山居诗》之六:“鸟外尘中四十秋,亦曾高挹汉诸侯。如斯标致虽清拙,大丈夫儿合自由。”宋惠洪《冷斋夜话·东坡称赏道潜诗》:“东吴僧道潜,有标致,尝自姑苏归湖上经临平作诗云:‘风蒲猎猎异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坡一见如旧。”元乔吉《折桂令·宴支园桂轩》曲:“如此风流,许多标致,无点尘埃。”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十一:“山谷有《题道孚画竹诗》,所谓人物英俊有外家风,即此诗可想见其标致。”
亦作“标緻”。优美;秀丽。
唐赵璘《因话录·商上》:“君初至金陵,於府主庶人錡坐,屡讚招隐寺标致。”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一折:“闻知他有个小姐,生的十分标緻。”《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辛小姐﹞人物又标致,嫁装又齐整。”巴金《家》二六:“好个标致的姑娘,白白送给老头子做姨太太。”
见“标致”。
【漂亮】释义:
鲜明;美丽;好看。
《说文·糸部》“纅,丝色也”清段玉裁注:“谓丝之色光采灼然也。《考工记》曰:‘丝欲沉。’注云:‘如在水中时色。’今人谓之漂亮。”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而最漂亮的还是她那双忧郁的然而动人的眼睛。”叶紫《星》第一章:“她们谈着漂亮、新鲜、时髦的布料。”巴金《在尼斯》:“这里是一所相当漂亮的别墅,房内还有各种古玩陈设。”
精彩,出色。
鲁迅《朝花夕拾·<狗·猫·鼠>》:“独有这一篇童话却实在不漂亮;结怨也结得没有意思。”曹禺《日出》第四幕:“这次事我帮您做得相当漂亮。”秦牧《长河浪花集·湘阴热浪记》:“他亲自指挥、领导剿匪部队和民兵,激战在洞庭湖畔,打了一个个漂亮仗。”
喻通达情理。
叶圣陶《线下·潘先生在难中》:“他没有不终于吃败仗的。他若肯漂亮点儿让了,战事早就没有了。”沙汀《淘金记》十六:“不要说了……再说就不漂亮了哇!”
【秀丽】释义:
清秀美丽。
《陈书·高祖纪上》:“此地山川秀丽,当有王者兴。”宋秦观《自警》诗:“日月迟迟异短明,三峯秀丽皆仙格。”明袁宏道《嵩游四》:“伯寿盖洛阳九老之一也,有妾名萱草、芳草,皆秀丽而善声律。”柔石《二月》十四:“他望窗外的月色,月色仍然秀丽的。”魏巍《东方》第六部第十二章:“郭祥一看那熟悉的秀丽的字迹,脸刷地就红起来,赶忙把信塞到枕头底下。”
【秀美】释义:
秀丽美好。
宋司马光《知永兴军谢上表》:“维此咸秦,昔为畿甸,山川秀美,土地膏腴。”《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月香虽然年小,容貌秀美可爱。”清薛福成《庸盦笔记·述异·左侯相之梦》:“其始旌麾所蒞,皆山水灵淑,人物秀美。”邹韬奋《萍踪寄语》十七:“这个小国的风景秀美绝伦,人民都衣冠整洁。”
【丑恶】释义:
丑陋恶劣。
《尹文子·大道上》:“齐有黄公者,好谦卑。有二女,皆国色,以其美也,常谦辞毁之,以为丑恶。”《史记·龟策列传》:“人或忠信而不如诞谩,或丑恶而宜大官,或美好佳丽而为众人患。”宋梅尧臣《和瘿杯》:“物以美好称,或以丑恶用。”杨朔《木棉花》:“抛在他们身后的是残酷的战争,丑恶的现实。”
谓使人感到以做恶事为耻。
《韩诗外传》卷八:“升贤赏功以劝善,惩奸絀失以丑恶。”
指人下体。
《世说新语·德行》“王平子、胡毋彦国诸人,皆以任放为达,或有裸体者”刘孝标注引晋王隐《晋书》:“魏末,阮籍嗜酒荒放,露头散髮,裸袒箕踞,其后贵游子弟阮瞻、王澄、谢鯤、胡毋辅之之徒,皆祖述於籍,谓得大道之本。故去巾幘,脱衣服,露丑恶,同禽兽。”
【丑陋】释义:
容貌难看。
晋葛洪《<抱朴子>自叙》:“性钝口訥,形貌丑陋。”《说郛》卷二五引宋范正敏《遯斋闲览·谐噱》:“某惟一女,亦不至丑陋,愿配君子,可乎?”《西游记》第六七回:“那老者见了他相貌丑陋,便也拧住口。”
指行为不雅,识见浅薄。
丁玲《韦护》第二章:“她想起适才的争执,简直觉得那是太愚蠢和丑陋了。”
【难看】释义:
不光荣,不体面。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回:“我在扬州看见张鼎臣,他那上运司衙门,是底下人背了包裹,托了帽盒子,提了靴子,到官厅上去换衣服的;见了下来,又换了便衣出来。据説这还是好的呢,那比张鼎臣不如的,还要难看呢。”
丑陋,不美。
巴金《第四病室》第一章:“我看他,他的脸色黄得真难看,嘴唇痛苦地微微动着。”杨朔《雪花飘在满洲》:“身上仍然穿着那一套怪难看的化装衣饰。”
引申为因生气、不快而表情异常。
茅盾《子夜》十四:“杜学诗的脸色立刻变得非常难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