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合婚姻的人。
《左传·桓公三年》“会於嬴,成昏於齐也”晋杜预注:“公不由媒介,自与齐侯会而成昏,非礼也。”晋常璩《华阳国志·先贤士女总赞中·广汉士女》:“和(王和)养孤守义,蜀郡何玉因媒介求之。”
使二者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
《旧唐书·张行成传》:“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若行成者,朕自举之,无先容也。”闻一多《神话与诗·说舞》:“正因假的能发生真的后果,所以他们常常因假的作为钩引真的媒介。”
【前言】释义:
前人的言论。
《国语·晋语四》:“夫必追择前言,求善以终。”三国魏嵇康《声无哀乐论》:“今若復谓之诬罔,则前言往记,皆为弃物,无用之地。”宋俞文豹《吹剑四录》:“始余作此编,盖即前言往事,辨证发明,以庽劝戒之意。”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三○二:“多识前言畜其德,莫抛心力贸才名。”
以前说过的话。
《论语·阳货》:“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唐刘禹锡《乐天示过敦诗旧宅有感一篇吟之泫然追想昔事因成继和以寄苦怀》:“忽忆前言更惆悵,丁寧相约速悬车。”所云平史超《东进东进》第七场:“陈将军,听说省韩终于撕下伪装,背弃前言,出动大军向黄桥进攻了?”
文体名。刊印在图书正文前面,用以说明写作目的、经过和资料来源等或对图书内容加以评介。
曹靖华《采得百花酿蜜后》:“总之,这些前言、后记,可以说是交给读者的一把开门入室的钥匙吧。”
【序言】释义:
序文。
【引子】释义:
带领幼雏。
唐杜甫《晴》诗之二:“啼乌争引子,鸣鹤不归林。”
宋元各种说唱艺术演唱时的第一个曲子的泛称。
宋周密《武林旧事·车驾幸学》:“驾至纯礼坊,随驾乐部,参军色念致语,杂剧色念口号,起引子,导驾至大成殿櫺星门。”
指戏曲中重要脚色登场时的第一个曲子,大都介绍剧中的规定情境。如《琵琶记·高堂称庆》的《瑞鹤仙》,《牡丹亭·游园》的《绕池游》。近代京剧等则常用有唱有念的韵文。今亦指某些乐曲的开始部分,有酝酿情绪、提示内容等作用。
古典小说的开端部分。或用诗词,或用小故事,以引出正文。话本的引子称为“入话”,一般也叫“楔子”。
胡适《中国章回小说考·<红楼梦>的凡例》:“‘此书开卷第一回也’以下一长段,在脂本里,明是第一回之前的引子。”
中医在处方末尾所加的药引,能加强药剂的效力。
元无名氏《薛苞认母》第二折:“我要吃一服儿药,可无引子,你去东庄姑姑家取些蜜来做引子。”《红楼梦》第八三回:“﹝王太医﹞又将七味药与引子写了。”《老残游记》第三回:“用的是生甘草、苦桔梗……八味药,鲜荷梗做的引子。”
向导,带路的。
《西游记》第八二回:“你两个牵着马,挑着担,我们跟着那两个女怪,做个引子,引到那门前,一齐下手。”
由此引起彼的事物;导火线。
《红楼梦》第六二回:“我们并没有多吃酒,不过是大家顽笑,将酒作引子。”瞿秋白《饿乡纪程》四:“学生运动的引子,山东问题,本来就包括在这里。”
比喻引起正文的话或启发别人发言的话。如:这一段话是下文的引子。如:我简单说几句做个引子,请各位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