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茂盛
【全拼】 màoshèng
【释义】
  • 茂密旺盛。亦用以形容事业兴旺或德行卓著。

    《诗·周南·葛覃》“维叶萋萋”毛传:“萋萋,茂盛貌。”《汉书·韦贤传》:“成王成二圣之业,制礼作乐,功德茂盛。”晋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一》:“孝文帝、孝武帝、孝宣帝皆功德茂盛,为宗不毁。”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龙华寺》:“园林茂盛,莫之与争。”巴金《团圆》:“人多了,路宽了,房屋增加了,树木也茂盛了。”

  • 【例句】 1、一旦庄稼在这肥沃的土壤里生了根,就会生长很茂盛
    2、 这些茂盛的小植物生长得很快。
    3、 狮子的众多正暗示着其他猎物的众多,同时也意味着植物的茂盛
    4、 这正是树林最茂盛浓密的地方,也正是木筏的出发地点。
    【近义词】 1. 茂盛 - 旺盛

    【旺盛】释义:

  • 炽盛。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十八:“烧着松树干柈子,火苗旺盛,一股松节油的香味飘满屋子的内外。”

  • 兴旺。

    鲁迅《书信集·致沉雁冰》:“此店貌似旺盛,而办事或失之太散漫,或失之太聪明,其实是很不健康的。”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在曾家家运旺盛的时代,宾客盈门。”

  • 谓情绪强烈、高涨。

    叶圣陶《倪焕之》九:“刚才读完了那份意见书,反抗的意识更见旺盛起来。”王汶石《大木匠》:“虽然,比起别人来他还算贫困,比起别人来他更不愿意休息,可是他的心里,依然充满一种甜滋的快乐和旺盛的干劲。”

  • 繁茂,生命力强。

    杨朔《大旗》:“这一春雨水不断,麦子长得还满旺盛。”袁鹰《英雄之歌·刘文学》:“树苗儿长得旺盛,靠的是雨露滋养。”

  • 2. 茂盛 - 繁盛

    【繁盛】释义:

  • 繁荣兴盛。

    汉王充《论衡·宣汉》:“彼凤凰虽五六至,或时一鸟而数来,或时异鸟而各至,麒麟、神雀、黄龙、鸞鸟、甘露、醴泉,祭后土天地之时,神光灵耀,可谓繁盛累积矣。”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四:“扬州为淮甸一都会,自唐已名繁盛。”清姜埰《效行路难》诗之二:“一朝失势去国门,昔何繁盛今萧索。”茅盾《秋收》三:“离开老通宝的村坊约有六十多里远的一个繁盛的市镇上,就发生了饥饿的农民和军警的冲突。”

  • 繁多昌盛。

    《北齐书·慕容绍宗传》:“洛中人士繁盛,骄侈成俗。”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一:“昭陵时,京东路有一镇,其户繁盛,在本路为最。”清刘大櫆《吴君墓志铭》:“豫章旧游最重君,念君家口繁盛,合白金千两,以相补助。”

  • 繁多茂盛。

    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上:“然海棠富艷,江浙则无之……先中植一株,继益於四隅。岁久,繁盛袤延至三两间屋。”明袁宏道《墨畦》:“时牡丹繁盛,约开五千餘,平头紫大如盘者甚伙。”

  • 3. 茂盛 - 繁茂

    【繁茂】释义:

  • 繁密茂盛。

    晋潘岳《射雉赋》:“緑柏参差,文翮鳞次,萧森繁茂,婉转轻利。”唐牛僧孺《玄怪录·张佐》:“花卉繁茂,甍栋连接。”《朱子语类》卷二十:“如草木之有本根,方始枝叶繁茂。”巴金《杨林同志》:“疗养所在山脚,也是利用一个不小的山洞修建的,洞外是石片顶的平房,房前有一棵树叶繁茂的大树。”

  • 4. 茂盛 - 茂密

    【茂密】释义:

  • 植物生长得茂盛繁密。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沁水》:“小竹细笋,被于山渚,蒙蘢茂密,奇为翳薈也。”《南史·徐勉传》:“桃李茂密,桐竹成阴。”宋司马光《竹轩》诗:“茂密正当轩,欹垂欲侵案。”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一章:“茂密的庄稼,明亮的小河。”

  • 指辞章美茂而文意完密。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四:“读其文集,茂密清雋,不背义法。”清包世臣《再与杨季子书》:“介甫词完气健,饶有远势。子固茂密安和,而雄强不足。”

  • 【反义词】 1.茂盛 - 凋落

    【凋落】释义:

  • 草木花叶脱落。

    《素问·五常政大论》:“草木晚荣,苍乾凋落。”晋葛洪《抱朴子·自序》:“隆隆者絶,赫赫者灭,有若春华,须臾凋落,得之不喜,失之安悲?”宋孙光宪《后庭花》词之二:“玉英凋落尽,更何人识?野棠如织,只是教人添怨意。”清厉鹗《东城杂记》卷下:“菊之为物,发於卉木凋落之后。时虽揫敛,而幽姿雅艳,采采然在风霜之表,有不争妍於时之意焉。”郁达夫《沉沦》:“两岸的绿树就快凋落的时候,他又坐了帆船,下富春江,上杭州去。”

  • 衰颓;丧失;凋敝。

    唐李白《寄远》诗之三:“朱颜凋落尽,白髮一何新!”宋陈师道《再到钱塘呈会宗伯益》诗:“谁怜壮志空凋落,百鍊今为遶指柔。”清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四:“自五代兵革中原,文献凋落,諫道失传。”茅盾《子夜》七:“金融资本并吞工业资本,是西欧各国常见的事,何况中国工业那么幼稚,那样凋落。”

  • 死亡。多指老年人。

    《文选·陆机<叹逝赋>》:“昔每闻长老追计平生同时亲故,或凋落已尽,或仅有存者。”张铣注:“凋落,死亡也。”唐刘肃《大唐新语·文章》:“张説徐坚同为集贤学士十餘年,好尚颇同,情契相得。时诸学士凋落者众,唯説坚二人存焉。”宋范成大《李郎中挽词》之二:“故人凋落尽,衰涕不胜横。”沉昌直《柳溪竹枝词序》:“里中自柳古楂翁《分湖小识》、《胜溪竹枝词》后,迄今已五六十年,賡续无人,故老凋落,枌榆文献,日就消亡。”

  • 犹剥落。

    《隶续·封丘令王元宾碑》附文:“称故吏者四人,有名字郡邑者十数人,餘皆凋落不备。”


  • 2.茂盛 - 凋零

    【凋零】释义:

  • 零落。多指草木花叶。

    《素问·五常政大论》:“秋气劲切,甚则肃杀,清气大至,草木凋零,邪乃伤肝。”南朝梁范缜《神灭论》:“若枯即是荣,荣即是枯,应荣时凋零,枯时结实也。”宋王易简《齐天乐·蝉》词:“怕寒叶凋零,蜕痕尘土。”元王翰《题败荷》诗:“芳菲今日凋零尽,却送秋声到客衣。”杨朔《风暴》:“庄稼倒了,草木凋零了,每个村庄都赤裸裸地暴露出来。”

  • 形容事物衰败或耗减。

    唐罗隐《送汝州李中丞十二韵》:“一兇虽剪灭,数县尚凋零。”宋欧阳修《相度併县牒》:“地居僻远,户口凋零。”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一折:“婆婆,趁俺两口儿在,将这家私分开了罢,若不分开呵,久已后喫这廝凋零的无了。”《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等做家的自做家,破败的自破败,省得歹的累了好的,一总凋零了。”阿英《城隍庙的书市》:“这个年头,真是百业凋零,什么生意都不能做!”

  • 死亡,多指老年人。

    唐白居易《代梦得吟》:“后来变化三分贵,同辈凋零太半无。”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实》:“一时交游,凋零殆尽,所接皆邈然少年,无可论旧事者。”元刘壎《隐居通议·诗歌一》:“知己沦没,前辈凋零,俛仰昔今,为之陨涕。”柯灵《小浪花》:“我的同代人几乎凋零殆尽。”


  • 3.茂盛 - 枯萎

    【枯萎】释义:

  • 干枯萎缩;干枯萎谢。

    宋苏轼《哭王子立次儿子迨韵》之二:“儿曹莫凄慟,老眼欲枯萎。”清俞樾《茶香室续钞·苏州感胜寺柏堂》:“感胜寺有千餘年柏,久枯萎,骨如龙虎状。”巴金《家》十四:“不要像那小草,霜一来就倒下去枯萎了。”

  • 指枯萎之物。

    冯雪峰《真实之歌·风》:“风啊!它岂但吹走山野的枯萎,而且使山陵显出稀有的妩媚。”


  • 4.茂盛 - 稀少

    【稀少】释义:

  • 很少;不多。

    《后汉书·循吏传·王景》:“今居家稀少,田地饶广。”唐杜甫《寄韩谏议》诗:“星宫之君醉琼浆,羽人稀少不在旁。”巴金《春天里的秋天》七:“静的街市,清冷的路灯,稀少的行人。”


  • 5.茂盛 - 稀疏

    【稀疏】释义:

  • 亦作“稀疎”。不稠密。

    《后汉书·庞参传》:“三辅山原旷远,民庶稀疏,故县丘城,可居者多。”五代齐己《寒节日寄乡友》诗:“原野稀疏雨,江天冷澹霞。”郭沫若《行路难》上篇一:“浅黄的沙地上长着些发一样的稀疏的青草。”

  • 犹言冷落,疏远。

    元季子安《粉蝶儿·题情》套曲:“这些时稀疎了诗宾和这酒朋,闷来时与谁同。”


  • 【相关词】  茂陵 世茂 丛茂 东乡茂德 丰功茂德 丰茂 丰茂的 优茂 伟茂 俊茂 修茂 儁茂 充茂 华茂 古茂 哲茂 嘉茂 图文并茂 声情并茂 大茂山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