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毛竹
【全拼】 máo zhú
【释义】
  • (会意。从竹,从聿。“聿”(yù),是“笔”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简化字“笔”,“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也见于《集韵》。本义:毛笔)

  • 同本义

    筆,秦谓之筆。从聿从竹。——《说文》。按,此秦制字。秦以竹为之,加竹。

    史载笔,士载言。——《礼记·曲礼》

    不能竟书而搁笔。——清·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毛笔;钢笔;圆珠笔;笔削(修改文章);笔帕之敬(雅洁的礼品);笔楮难穷(文字难以充分表达。楮:纸的代称)

  • 指字画诗文等以笔书写绘制而成的作品。

    如:笔圣(超绝凡常的书法家);笔精(指文章精妙)

  • 散文,相对诗而言。

    如:笔文(书面文辞);笔述(文字记述)

  • 笔迹。指组成汉字的点、横、直、钩、撇、捺等而言。亦指字迹。

    如:“天”字有四笔;笔形(笔画的形状);笔脚(字迹;笔迹)

  • 笔法。曲笔,伏笔

    以细笔钩勒形廓者也。——蔡元培《图画》

  • 〈动〉

    1. 书写;记载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史记·孔子世家》

      又如:代笔;笔资(笔头上的功夫);笔吏(专门抄写文字的小吏)

    〈量〉

    1. 用于款项、书画的量,如:一笔款;三笔账;写得一笔好字

    【例句】 1、他们过去卖给玩具和筷子制造商的毛竹都枯死了。
    2、 毛竹
    3、 竹子一种通常为木质的,温带或热带禾本科植物,青篱竹属、竹属、苏麻竹属、毛竹属或赤竹属
    4、 利用得天独厚的无公害毛竹资源,研制开发绿色食品笋干丝,年产量达1200吨。
    【相关词】 “毛瑟” “茹毛饮血”   毛泽东与蒋介石  平毛巡回猎犬  毛泽东  毛瑟手枪  毛瑟步枪  毛遂  羽毛纱  露叶毛毡苔 《三毛流浪记》 《毛主席诗词十九首》 《毛泽东画传》 《毛泽东选集》 《白毛女》 一地鸡毛 一毛 一毛不拔 一毛二 三寸鸡毛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