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神灵之间感应相通。
宋罗烨《醉翁谈录·王魁负心桂英死报》:“魁今辜恩负约,神岂不知?既有灵通,神当与英决断此事。”明寓山居士《鱼儿佛》第三出:“大凡有片念灵通,就许他同归佛会。”
指人与人之间思想感情的迅速贯通。
明汪本钶《续刻李氏书序》:“盖言语真切至到,文辞惊天动地,能令聋者聪,瞶者明……何若是感触之灵通且异也!”
玲珑活泼。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余从来嫌洞中置阁,每掩洞胜,惟此点缀得宜,不惟无碍,而更觉灵通。”清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二:“起不必起,收不必收,乃使生气灵通,成章而达。”
快速通畅。
老舍《微神》:“她点着一支香烟,烟很灵通地从鼻孔出来。”
机敏伶俐。
《四游记·唐三藏收伏龙马》:“那行者虽睡却是灵通,忽听外面人走不住,查查柴响,心中疑惑。”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龙》:“﹝王茂才﹞田畔拾一小儿,貌丰美而言笑巧妙。归家子之,灵通非常。”《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只是他心地虽然灵通,性情却欠淳静。”
指消息来得快、来源广。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钟雷溪﹞便天天去结交督署的巡捕、戈什哈,求一个消息灵通。”曹禺《日出》第二幕:“不过金八的消息最灵通,我听说他老人家一点也没有买。”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四章:“狱里的消息恐怕更不灵通吧?”
甘草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甘草》。
【开放】释义:
释放。
《书·多方》“开释无辜”孔传:“开放无罪之人。”
敞开,允许入内。
元郑廷玉《看钱奴》楔子:“现今黄榜招贤,开放选场。”《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正在迷恋之际,恰值丫鬟送面水叩门。秀娥轻轻的上槅子,开放丫鬟。”
今多指公园、展览会、图书馆等公共场所接待游人、参观者、读者等。如:故宫博物院经过整理已经对外开放;图书馆上午的开放时间是七时至十一时。
张开;舒展。
元王伯成《贬夜郎》第一折:“忽地眼皮开放,似一竿风外酒旗忙。”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八·月季花》:“花深红,千叶,厚瓣,逐月开放,不结子也。”巴金《将军集·月夜》:“许多紫色的花朵在那里开放,莲叶就紧紧贴在船头。”
使关闭着的打开。
《水浒传》第六九回:“宋江先叫开放大牢,救出史进。”《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吱嘍嘍两扇大门开放,前面花灯鼓乐一队队进去。”丁玲《一天》:“自来水管不住的开放,哗哗啦啦的,时时都有人在洗着什么东西。”
发射。
《太平天囯资料·史致谔档案》:“外国教习买孟开放落地开花砲。”
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
巴金《家》三:“我巴不得你们的学堂马上开放女禁。”柯灵《香雪海·小浪花》:“这个古趣盎然的小城,满溢着历史的芳香,现在也已是对外开放的城市。”
思想开通、解放。
茅盾《烟云》六:“黄诒年以为做丈夫做到这个地步,太可怜,黄太太却觉得陶祖泰‘思想太不开放’。”《花城》1981年第2期:“他们的思想是开放的,手法是革新的。”
【开通】释义:
打通;疏通。
《吕氏春秋·季春》:“开通道路,无有障塞。”《汉书·循吏传·召信臣》:“开通沟瀆,起水门提閼凡数十处,以广溉灌。”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巴豆》:“主治大腹水胀,荡练五臟六腑,开通闭塞,利水穀道。”
指道路畅通。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此言之诚,有如大江”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自道路开通,不忘脩意。”卞之琳《从乡村出发》诗:“不等到山后出大烟囱,门前的马路早开通。”
犹引荐;使才路畅通。
汉王充《论衡·状留》:“且贤儒之不进,将相长吏不开通也。”
广博通达。
汉桓谭《新论·闵友》:“王公子问:‘扬子云何人邪?’答曰:‘扬子云才智开通,能入圣道。’”
指心胸豁达。
《魏书·张谠传》:“讜性开通,篤於抚恤,青齐之士,虽疏族末姻,咸相敬视。”《东周列国志》第三七回:“夫导我以仁义,使我肺腑开通者,此受上赏。”
开导;使不闭塞。
《朱子语类》卷六七:“《大传》所谓‘通天下之志’是也,通是开通之意。”清陈天华《猛回头》:“演説是开通风气第一要著,外国有了三四个人,就要演説一番,要想救国,这是万不可不立的。”老舍《老张的哲学》第二一:“三、二年后我自己也许开个报馆,我决不为赚钱,是为开通民智,这是地道的好事。”
谓由落后的状态进入较文明的状态。
清吴趼人《<两晋演义>序》:“盖吾国文化,开通最早,开通早则事跡多。”孙中山《党员不可存心做官发财》:“华侨的思想,开通较早。”陈独秀《答适之书》:“要使教育极不普及的俄罗斯很快的变成一个人民极开通的国家,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不守旧;不拘谨固执。
洪深《少奶奶的扇子》第二幕:“跳舞在中国,到底不很行,就是上海这种开通的地方,真正开通的人家也少。”赵树理《李有才板话》三:“这人走过大地方,开通一点,不像阎家山人那么小心小胆。”杨朔《雪花飘飘》:“瞧你们这些同志,怎么像个大姑娘,一点不开通?”
“开元通宝”的省称。
宋钱易《南部新书》乙:“陈先奇于李希烈庭中得钱一文,大小如‘开通’之状,文曰‘天下太平’。”清顾炎武《钱法论》:“唐铸‘开通’已更铸大钱,则有‘乾封’、‘乾元’、‘重稜’,唐钱凡四变。”
【通达】释义:
通行;到达。
《周礼·地官·掌节》:“凡通达於天下者,必有节以传辅之,无节者,有几则不达。”《庄子·则阳》:“知游心於无穷,而反在通达之国。”郭庆藩集释:“人迹所及为通达。”《西游记》第七四回:“自古道:‘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岂无通达之理?可放心前去。”郭沫若《沸羹集·新文艺的使命》:“交通工具有限,前后方的交互通达困难,作家便只能蛰居在一个范围狭小的天地。”
通晓;洞达。
《礼记·学记》:“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后汉书·郑兴传》:“少学《公羊春秋》,晚善《左氏传》,遂积精深思,通达其旨,同学皆师之。”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一折:“老员外是读书的君子,通达古今。”梁斌《红旗谱》四十:“一个好的革命干部,他需要文化知识--各方面的知识。需要通达事理,了解社会人情。”
通情达理。
汉刘向《列女传·鲁季敬姜》:“文伯之母,号曰敬姜,通达知礼,德行光明。”《陈书·萧允传》:“允少知名,风神凝远,通达有识鉴,容止醖藉,动合规矩。”元曾瑞《一枝花·买笑》套曲:“休道是俏心肠所事儿通达,见别人有破绽着冷句儿填扎。”沙汀《炮手》:“为人极其通达,不拘对谁都一团和气,不拿架子。”
亨通显达。
汉应劭《风俗通·声音·琴》:“如有所穷困,其道闭塞,不得施行,及有所通达而用事,则著之於琴,以抒其意,以示后人。”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吾自南及北,未尝一言与时人论身分也,不能通达,亦无尤焉。”明罗贯中《风云会》第一折:“待时运通达,我一笑安天下。”
指畅通。
陈登科《赤龙与丹凤》第一部十五:“万能的财源越来越不通达。”
沟通传达。
《近十年之怪现状》第十四回:“喜得这护院是个风流倜儻人物,所有一切旧友,莫不略分言情的,所以差使格外好当,上下之情也易於通达。”燕谷老人《续孽海花》第四三回:“一切南皮与朝中要人往来,都托他通达消息。”
指通人达士。
孙犁《澹定集·<幻华室藏书记>序》:“非敢冒充渊博,不过略述管窥,就教于通达而已。”
【闭塞】释义:
堵塞。
《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天地不通,闭塞而成冬。”汉应劭《风俗通·声音·琴》:“如有所穷困,其道闭塞,不得施行,及有所通达而用事,则著之於琴,以抒其意,以示后人。”宋苏辙《乞罢修河司札子》:“李伟輒敢献言,欲闭塞北流,回復大河。”闻一多《死水·闻一多先生的书桌》:“钢笔说烟灰闭塞了他的嘴。”
交通不便;偏僻。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其叠级架梯,亦久废无存,今遂不觉闭塞。余谓不闭塞不奇也。”清魏源《圣武记》卷六:“其地闭塞不通久矣。”丁玲《杜晚香·“妈妈”回来了》:“杜晚香仍旧留在这个闭塞的小山沟。”
消息不灵通。
宋苏轼《答李端叔书》:“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駡。輒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陈登科《赤龙与丹凤》第一部八:“我深居穷乡僻壤,已变成聋盲之辈,既看不到,又听不见,对外边的情况,毫无所知,深感闭塞。”
风气不开通。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拳术与拳匪》:“譬如说某地风气闭塞,也未必无一二开通的人,但记载批评,总要据大多数立言,这一二人决遮不了大多数。”王西彦《一个小人物的愤怒》:“为了得到她,他的风气闭塞的家乡,博得一身狼藉的名声,好像别人所诟骂的,他把她‘拐骗’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