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灵敏
【全拼】 línɡ mǐn
【释义】
  • 敏捷灵活,反应迅速。

    郑观应《盛世危言·技艺》:“华人心思素多灵敏,自造新器古不乏人。”鲁迅《集外集·文艺与政治的歧途》:“文艺家的话其实还是社会的话,他不过感觉灵敏,早感到早说出来。”叶圣陶《线下·一个青年》:“这笑颜……是处女的天真与灵敏的智慧相互融合的表现。”

  • 【例句】 1、我们都希望有个聪明且自觉的助手,具有灵敏的直觉、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好的判断,以及值得信赖的记忆。
    2、 我的听觉不如以前那么灵敏
    3、 设计灵敏的电路,以便校正接收机灵敏度的变化。
    4、 低灵敏度的探测器用于测量岩心。
    【近义词】 1. 灵敏 - 伶俐

    【伶俐】释义:

  • 亦作“伶利”。机灵;灵活。

    《朱子语类》卷三二:“仁,只似而今重厚底人;知,似今伶利底人。”《水浒传》第四九回:“原来这乐和是一个聪明伶俐的人,诸般乐品,尽皆晓得,学着便会。”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八:“心里却喜欢她的活泼伶俐。”

  • 轻盈;轻巧。

    《天雨花》第十一回:“我看你清清秀秀,伶俐身材,不知你可会些甚么本事?”茅盾《追求》三:“病房外,看护妇的伶俐的脚音,时远时近地阁阁地响着。”

  • 爽快;干脆。

    元关汉卿《五侯宴》第二折:“若是我无你箇孩儿伶俐些,那其间方得寧贴。”明汤显祖《紫钗记·剑合钗圆》:“要你两头迴避,不如死一头伶俐。”鲁迅《三闲集·我和<雨丝>的始终》:“谭正璧先生有一句用我的小说的名目,来批评我的作品的经过的极伶俐而省事的话道:‘鲁迅始于“呐喊”而终于“徬徨”。’”

  • 正当;清楚;干净。用于否定形式。

    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二折:“我和魏尚书的儿子魏舍,有些不伶俐的勾当。”《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疑的是妇人家没志行,敢怕独自个一个时候极了,做下了些不伶俐的勾当。”

  • 2. 灵敏 - 机灵

    【机灵】释义:

  • 生动活泼,不呆板。

    明陆时雍《诗镜总论》:“诗贵真,诗之真趣,又在意似之间……三百篇赋物陈情,皆其然而不必然之词。所以意广象圆,机灵而感捷也。”

  • 机警伶俐。

    茅盾《子夜》十五:“玛金的机灵柔和的眼光落在苏伦的脸上了。”杨朔《百花山》一:“一眼就看出这是个精明人,手脚麻俐,走路又轻又快,机灵得像只猫儿。”

  • 方言。因受刺激而猛然抖动。如:他吓得一机灵,便醒了。

  • 3. 灵敏 - 灵活

    【灵活】释义:

  • 敏捷;不呆板。

    《三侠五义》第九八回:“正是侠客的行藏,一味的巧妙灵活;决不是卤莽灭裂、好勇鬭狠那一番的行为。”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四章:“﹝他﹞眼睛虽然不大,却亮亮的显着灵活和聪慧。”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七:“她比他矮不到半个头光景,身子灵活。”

  • 善于应变;不拘泥。

    清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二:“对偶语出於《诗》、赋,然西汉、盛唐,皆以意为主,灵活不滞。”毛泽东《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原则性要灵活执行。”柯岩《奇异的书简·船长》:“多么精细,多么科学!完全是科学家的逻辑!然而又多么灵活,多么有办法,简直像个出色的外交家。”

  • 【反义词】 1.灵敏 - 笨拙

    【笨拙】释义:

  • 愚笨;不灵巧;不伶俐。

    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这些早期的革命作家﹞往往看不见这种群众的‘革命可能性’,看不见他们的笨拙的守旧的口号背后隐藏着革命的价值。”姚雪垠《长夜》九:“王成山的手指又粗又硬,十分笨拙。”巴金《寒夜》五:“他的笨拙的口舌能够表达他的感情么?”


  • 2.灵敏 - 缓慢

    【缓慢】释义:

  • 亦作“缓漫”。不迅速,迟缓。

    《书·舜典》“直而温,宽而栗”唐孔颖达疏:“正直者失於太严,故令正直而温和;宽弘者失於缓慢,故令宽弘而庄栗。”唐皎然《诗式·诗有六迷》:“以虚诞而为高古,以缓漫而为冲澹。”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二:“蔡襄如少年女子,体态娇嬈,行步缓漫,多饰繁华。”汪东《法国革命史论》:“巴黎市民,不耐议院举动之缓漫,大举围议院。”巴金《寒夜》二九:“母亲也看得出他在用缓慢的脚步走向死亡。”


  • 3.灵敏 - 迟钝

    【迟钝】释义:

  • 亦作“遅钝”。谓货物不易售出;销路不畅。

    《后汉书·五行志一》:“遅钝之畜,而今贵之。”宋梅尧臣《杜挺之将出京遗予薪刍豆》诗:“餘粮迟钝不暇惜,均於朋契惟义惇。”一本作“滞钝”。许杰《我的写作生活》:“而在另一方面,也因中国的文艺市场迟钝,要靠稿费收入,每至不容易生活。”

  • 谓思想、感官、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敏。

    《三国志·吴志·孙奂传》:“吾初忧其迟钝,今治军,诸将少能及者,吾无忧矣。”《北齐书·李绘传》:“下官肤体疏嬾,手足迟钝,不能逐飞追走,远事佞人。”宋俞文豹《吹剑录》:“文豹谓士大夫与其敏给也寧迟钝。”《明史·李裕传》:“人材质不同,偏执类酷,迟钝类软。”茅盾《路》四:“就是神经迟钝的人也嗅得出到处紧张的空气。”丁玲《水》三:“望着大福的三爷,在一双迟钝的眼里又挤出两颗眼泪来。”

  • 谓锈蚀;不锋利。

    《艺文类聚》卷三五引晋束晳《贫家赋》:“釜迟钝而难沸,薪鬱絀而不然,至日中而不熟,心苦苦而飢悬。”梁斌《播火记》四九:“灾难像锈钝了的锉刀,生涩、迟钝地锯锉着人们的生命。”

  • 缓慢,不迅速。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某扶乩之人,遇能书者则书工,遇能诗者即诗工,遇全不能诗能书者则虽成篇而迟钝。”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康祺初入京,尚闻有一洗万古之謔,盖取杜句嘲之,以见升迁迟钝也。”端木蕻良《鴜鹭湖的忧郁》:“小女孩惶悚地小鸡样地向他疑惑地看了一眼,把举起来的镰刀迟钝地放下来。”

  • 谓声音低沉粗重。

    冯雪峰《月灾》:“我们投进了它的怀里去的时候,它就发出了一阵厌烦的迟钝的低微声音来。”峻青《黎明的河边·烽火山上的故事》:“在那万山丛中,不时地传来了沉重而迟钝的炮声。”萧军《羊·军中》:“同时在最后一百的数目里,棒子起落的声音迟钝了,不轻妙,折扣打得比较少--军中普通打人,照例是‘数十打五’。”


  • 【相关词】 “天之四灵” “幼灵节”  灵珠子  金灵圣母 《万物有灵且美》 《亡灵书》 《小灵通漫游未来》 《幽灵公主》 《幽灵公主》? 《心灵捕手》 《心灵鸡汤》 《灵契》 《灵魂之旅》 《精灵宝可梦》 《精灵旅社》 《精灵鼠小弟》 《美丽心灵》 一灵 一灵真性 一点灵犀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