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化氢燃烧时的火焰。人或动物尸体腐烂分解出磷化氢,能自燃。夜间野地里有时出现白色带蓝绿色的火焰,就是磷火。俗称鬼火。
殷夫《孩儿塔》诗:“幽灵哟,把黝绿的磷火聚合。”艾青《光的赞歌》七:“即使我们死后尸骨都腐烂了,也要变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烧。”杨朔《潼关之夜》:“灯光从闸板的隙缝泄露出来,仿佛一星一点的磷火。”
燐火:俗称鬼火。旧传为人畜死后血所化,实为动物尸骨中分解出的磷化氢的自燃现象。其焰淡蓝绿色,光弱,浮游空中,唯暗中可见。
北周庾信《拟连珠》之十:“营魂不反,燐火宵飞。”宋文莹《湘山野录》卷下:“柳仲涂开因曰:‘余顷守维扬郡,堂后菜圃,纔阴雨,则青燄夕起,触近则散,何邪?’寧曰:‘此燐火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龙飞相公》:“既见燐火浮游,荧荧满洞,因而祝之。”杨尚武《追匪记》:“到了深夜,四处闪着燐火,有的牧民称它为‘鬼火区’。”
【鬼火】释义:
磷火。迷信者以为是幽灵之火,故称。
汉王逸《九思·哀岁》:“神光兮熲熲,鬼火兮荧荧。”前蜀贯休《行路难》诗:“君不见烧金炼丹古帝王,鬼火荧荧白杨里。”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予年十餘岁时,见郊野间鬼火至多。”王任叔《捉鬼篇·那里的一群》:“鬼火闪进野祠里去了!野祠里全是鬼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