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烈性
【全拼】 lièxìng
【释义】
  • 刚烈性格。亦指性格刚烈。

    三国魏曹植《鹖赋》:“体贞刚之烈性,亮乾德之所辅。”《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龙图陈州粜米记》:“王丞相道:‘此人烈性梗直,微臣自去请他来,我王可重加官职,此人方可肯去用心救民。’”《红楼梦》第九二回:“怪不得那一天翻出那些东西来,他心里没事人似的,敢只是这么个烈性孩子!”巴金《家》二七:“看不出鸣凤倒是一个烈性的女子,她倒做出这样的事情!”

  • 性质猛烈。如:烈性酒;烈性炸药。

  • 【例句】 1、在聚会期间,图书室里总放着一托盘的兑了水的烈性酒。
    2、 你有没有携带烈性酒或香烟?
    3、 这种烈性药使我头晕眼花。
    4、 只觉得好似骨髓里沾上了一种钻孔入缝的烈性酸液,弄得我牙根发酸。
    【反义词】 1.烈性 - 平和

    【平和】释义:

  • 平正谐和;调和。

    《左传·昭公元年》:“先王之乐,所以节百事也,故有五节;迟速本末以相及,中声以降。五降以后,不容弹矣。于是有烦手淫声,慆堙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听也。”《管子·形势解》:“明主犹羿也,平和其法,审其废置而坚守之,有必治之道,故能多举而多当。”元耶律楚材《弹相思二绝》之一:“秋思而今不入时,平和节奏苦嫌迟。”

  • 宁静;温和;不偏激。

    《礼记·乐记》:“感条畅之气而灭平和之德,是以君子贱之也。”陈澔集说:“减败人心和平之德。”宋司马光《辞左仆射三札子》:“酌宽猛之政,处大小之事,必平和允愜,曲尽其宜。”鲁迅《书信集·致曹聚仁》:“那些维持现状的先生们,貌似平和,实乃进步的大害。”茅盾《子夜》七:“吴荪甫又打断了费小胡子的话,口气却平和得多,而且脸上也掠过一丝笑影。”

  • 康复;痊愈。

    《晋书·华表传》:“伏惟圣体渐就平和,上下同庆,不觉抃舞。”唐颜真卿《与御史帖》:“窃闻尊候平和,真卿瞻仰瞻仰!”

  • 方言。谓纷扰停止。


  • 2.烈性 - 温柔

    【温柔】释义:

  • 温和柔顺。

    《管子·弟子职》:“见善从之,闻义则服,温柔孝悌,毋骄恃力。”宋柳永《少年游》词之四:“心性温柔,品流详雅,不称在风尘。”《水浒传》第二一回:“你不合是个男子汉,只是装些温柔,説些风话儿耍。”杨朔《海天苍苍》:“风平浪静的日子,他爱海的温柔;白浪滔天,他又爱海的威严。”

  • 柔和。

    三国魏嵇康《琴赋》:“穆温柔以怡懌,婉顺叙而委蛇。”唐管雄甫《戛玉有馀声》诗:“漂渺浮烟远,温柔入耳轻。”

  • 温暖柔软。

    《法苑珠林》卷一○三:“晋沙门慧达……暴病而死,体尚温柔。”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上:“南道之酋豪,多选鹅之细毛,夹以布帛,絮而为被,復纵横衲之,其温柔不下于挟纊也。”《随园诗话》卷十一引清惠椿亭《秋宵》诗:“渐觉宵寒禁不起,笑披鹤氅也温柔。”艾青《花束·维也纳》诗:“阳光能射进你的窗户,用温柔的手指抚触你的眼帘……”

  • 指温柔乡。

    唐孟郊《看花》诗之一:“家家有芍药,不妨至温柔。”《西湖佳话·西泠韵迹》:“青楼红粉,既有此狎邪之生涯;緑鬢朱颜,便不可无温柔之奇货。”清洪昇《长生殿·定情》:“愿此生终老温柔,白云不羡仙乡。”


  • 【相关词】  忽必烈 《烈火英雄》 七贞九烈 三贞九烈 三贞五烈 上烈 丕烈 严烈 严霜烈日 丰功伟烈 丰功懋烈 丰功盛烈 丰烈 丰烈伟绩 义烈 乖烈 九烈三贞 争烈 二竖为烈 于今为烈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