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开的缝隙。
茅盾《光明到来的时候》:“这古老的坚牢的坟墓早已应该崩坍,早已有了裂缝,而现在,外边的光明钻进这裂缝来了!”刘大白《石下的松实》诗:“割地一声石破,裂缝里先迸出松苗千百。”
裂成狭长的缝隙。如:这做门的木料没干透,没有多久就裂缝了。
【漏洞】释义:
缝隙;小孔。
明陆深《停骖录摘抄》:“左手关脉滑而缓,肝第四叶有漏洞,下相通。”赵自《第二双眼睛》:“可以根据水流的方向,摸到进水的漏洞。”
破绽,不周密之处。
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五:“想来王伯申也很精明,这件事他一定另有布置,漏洞是早已补好了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十三:“总经理想的实在周密极了,一点漏洞也没有。”
【破绽】释义:
衣被靴帽等的裂缝。
元方回《登屋东山作》诗:“坏屋如敝衣,随意补破绽。”明康海《得胜令·自寿》套曲:“纶巾,无破绽堪笼髩;磁盆,有馨香好入脣。”明徐渭《风鸢图》诗之十四:“若箇红靴不破绽,若人红袄不鏖糟。”柳青《铜墙铁壁》第六章:“兰英纫好线,来给银凤缀裤子的破绽。”
亦作“破赚”。漏洞;毛病。
《朱子语类》卷一三九:“韩(韩愈)不用科段,直便説起去至终篇,自然纯粹成体,无破绽。”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便宣的八百姻娇比并他,也未必强如俺娘娘带破赚丹青画。”《水浒传》第十七回:“当时杨志和那和尚鬭到四五十合,不分胜败。那和尚卖个破绽,托地跳出圈子外来。”《红楼梦》第二一回:“我就怕有原故,留神搜了一搜,竟一点破绽儿都没有。”鲁迅《三闲集·怎么写》:“做作的写信和日记,恐怕也还不免有破绽,而一有破绽,便破灭到不可收拾了。”
开裂;绽开。
元成廷珪《戚戚行》:“戚戚復戚戚,白头残兵向人泣。短衣破绽露两肘,自説行年今七十。”郭沫若《瓶》诗之十六:“那姑娘站在墓前,把提琴弹了几声,刚好弹了几声,梅花儿都已破绽。”
指坏事、丑事或某些越轨行为。
清李渔《风筝误·婚闹》:“这话説得奇怪,难道我女儿有了破绽不成?”
【缝隙】释义:
裂开的狭长的空处。
唐元稹《蜘蛛》诗之一:“缝隙容长踦,虚空织横罗。”巴金《电》一:“门开了,露了一个缝隙。”陶铸《松树的风格》:“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间也好,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也好……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时随处茁强地生长起来了。”
比喻破绽或微小的旋转余地。
巴金《秋》四九:“他们静静地听着他的话,想在话里找到一个把柄,一个缝隙。”沙汀《催粮》:“‘我也逼得没法子啦!’他紧接着叫喊说,恳求地直望着那个惘然失神的佃客,‘要是我有缝隙,我不会找你要的!所以,你不要以为我故意挖苦你呢!’”
【罅隙】释义:
缝隙;裂缝。
唐姚合《拾得古砚》诗:“背面生罅隙,质状朴且丑。”宋洪迈《夷坚丁志·琉璃瓶》:“良久,金附着满中,了无罅隙。”清陈确《报当事揭》:“深则必实,矿内棺外用灰土实筑之,不留罅隙。”
嫌隙。
明陶宗仪《辍耕录·独松关》:“若便拥兵前进,吾恐别生罅隙,则和议之事必难成矣。”《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他想在鲁迅先生和《新文化》一群人之间找出一点罅隙,加以挑拨,进一步扩大文艺界的分裂。”
瑕疵;缺憾。
宋苏轼《吊李台卿》诗:“看书眼如月,罅隙无不照。”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二:“虽盛唐名家,亦有罅隙可议,所谓瑜不掩瑕是也。”清恽敬《与胡竹村》之二:“虽注家强为分别,而罅隙显然。”
【裂痕】释义:
器物破裂的痕迹。如:玻璃板中间有一道裂痕。
指感情破裂或意见分歧所表现出来的迹象。
巴金《化雪的日子》:“我也看得出来,他们吵架的次数愈多,两个人中间的裂痕也就愈大了。”梁斌《红旗谱》四二:“两个人政治见解不同,裂痕越来越深。”
【平整】释义:
平正整齐;平坦整齐。
晋法显《佛国记》:“屋宇严丽,巷陌平整。”明李贽《三大士像议》:“像之面目有些不平整,和尚每见,輒嘆以为好。”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二四章:“伟大祖国的棉麦之乡啊,什么能工巧匠使得你这样广大和平整呢?”
填挖土方使土地平坦整齐。
薛暮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第三章三:“集体所有制同个体所有制比较,是一个飞跃的进步,它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如果没有农业的合作化、公社化,我们就不能大规模地平整土地,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